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代青花瓷器上有很好的山水画

(2010-04-19 22:56:09)
标签:

创业板

古玩

罕古堂

七律

青花瓷

文化街

元代

华中师范大学

杂谈

分类: 茂森林9散文集

    近期内,我收藏到三个有山水画图案的元代青花瓷罐!精美的程度,令人鼓舞和震撼!完全可与元代的大山水画家媲美!长期以来,有关的学术界一直认为,元代青花瓷器上的主题图案主要是花鸟和人物,山水题材一直没发现,于是乎,专家学者们认为,元代青花瓷器中,缺失山水画图案!他们说,这,的确是耐人寻味的。其中一个学者,还就此问题谈了一些见解!他说:我认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综合原因,才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接下来,他说,首先,元青花生产的初衷主要是为外销或内销伊斯兰地区,伊斯兰文化是无法理解具有浓郁儒家和道家色彩的汉族文化的,因而山水也就不可能在中东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取得市场。而花鸟及其他具备共性美特征的优美图案题材才能得到普遍认可。

    现在看来,这个学者是井底之蛙,没见过几个元代青花瓷器,就纸上谈兵,充分发挥想象力,好像说梦话一样!若你不信,就看看这个学者紧接着说了些什么:他说,第二,山水题材不为蒙古统治者喜爱。早期的蒙元统治者对所有的瓷器都不感兴趣。青花瓷只得到极少部分蒙古统治者的喜爱,而绘有山水的青花瓷与从辽阔草原中走出来的粗犷民族的审美情趣是格格不入的。他们更倾向于自然界的动植物题材,山水会使草原民族感到闭塞不开阔,从而导致厌烦情绪,而且他们也大都不能理解其文化内涵。第三、汉文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彩绘瓷的偏见和厌恶。元代虽为蒙古人统治,但在统治阶层里亦不乏有深厚汉文化素养的汉文人及高度汉化的少数民族。但他们却对彩绘瓷有着极大的偏见,这种偏见源于汉文人长期对瓷器玉器化的要求,认为彩绘会遮蔽釉面的玉质效果,倾向于素面无纹或本色瓷的刻划加工,并且因彩绘器在元以前一般是用于陪葬的,更增加了文人对其的厌恶之情,因而唐宋只有釉质粗劣的长沙窑和磁州窑普通民间窑系才使用彩绘装饰,并且不为文人们所记载。同样的道理,元青花亦不见诸于同时代任何文献,直到明初曹昭所著《格古要论》提到元末明初青花瓷时,仍保持着这种偏见,认为元青花为俗甚之物。第四、青花技法还没有解决绘制山水画的方法问题。将国画山水搬上瓷器并非易事,唐长沙窑和宋磁州窑虽均有极少量山水题材表现,但都差强人意。元代使用大笔拓涂法绘制青花瓷,只有浓淡两色,表现花鸟图案尚可,但如果用于绘制山水画则明显力不从心,实践证明,绘制青花山水瓷画必须有较纯熟的分水技法,因为山水画的层次感和肌理感远非大笔拓涂所能胜任。分水技法是在成化时期才开始初步形成,也仍只有两个色阶,至晚明时才能分出三种以上色阶,所以青花山水画迟至晚明才逐步形成。康熙青花山水瓷画之所以达到巅峰,也是和分水技法达到巅峰相一致的。

    谁也没有想到,在实物面前,这些梦话成了笑柄!元代青花瓷器上有很好的山水画元代青花瓷器上有很好的山水画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硕大无朋的工地,随着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建设,有不少元代青花瓷器重见天日,这是我们抢救国宝元代青花瓷,研究元代青花瓷的好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