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花鲤鱼瓷盘与鱼文化

(2010-01-29 21:47:52)
标签:

华中师范大学

收藏家

文化街

瓷器

古玩店

分类: 茂森林9古玩收藏文学作品集

 

    青花鲤鱼瓷盘与鱼文化

 嘉靖五彩鱼藻纹罐,官窑瓷器

 

 

想发大财就不要当记者釉里红单尾鱼纹

 


想发大财就不要当记者

元代青花瓷器上的鱼纹

 



 

青花鲤鱼瓷盘与鱼文化

 

青花鲤鱼瓷盘与鱼文化

 

青花鲤鱼瓷盘与鱼文化

 

青花鲤鱼瓷盘与鱼文化

 

 

 

    近期内,我收藏到部分清代的青花鲤鱼瓷盘,我认为,古玩收藏,是一种文化性比较强的爱好,我们与那些文物骗子不同,那些人利欲熏心,盗墓伪造,坑骗他人,什么样的坏事都做,梦想一夜之间发大财。我们爱好收藏,是退休后自娱自乐,充实生活!因此,我们面对收藏品,着重研究文物古迹的文化内涵。出于这种平常心,我在把玩上述收藏品的同时,顺便研究中国的鱼文化。

    鱼,自古就被视为吉祥之物,在远古的彩陶文化中,鱼是当时文化中的一个长久传统,用于当时的很多纹饰图案中。“鱼”与“余”同音,每逢佳节和民间喜事,要有鱼才能成为宴席,换句话说,是无鱼不成席。中国一直有这种民情:年年有余,图个喜庆。

    孔子生儿子时,有朋友前来馈赠鱼,孔子见了很高兴,以为这是祥瑞之举,便给儿子取名:鲤,取字:伯鱼。后人不断发展这种鱼文化,将鱼水合欢和鱼水和谐,比喻成夫妻和好。有人利用鱼同玉、余的谐音,发明了民俗图案中的金玉满堂和年年有余。
    鲤鱼跳龙门和鱼化龙的故事则更多。在民间,慢慢腾腾,鱼成为吉祥物,除喜欢一般的鱼外,有人认为,金鱼和鲤鱼更加重要,其寓意更加祥瑞,因此更加招人喜欢。有人认为,鱼跃龙门,能喻为仕途得意、飞黄腾达。“龙门”亦常用来比喻名望大的人。唐代李白《上韩荆州书》云: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鱼龙变化”亦喻金榜题名,自寒贱而登显贵。
    吉祥图案“金玉满堂”,即绘数尾金鱼嬉戏的纹图,多用于画稿,皇家瓷器上,也有金鱼嬉戏的纹图。鲤鱼的文化含义相当丰富,我国民间习俗,把鲤鱼视为“财神”。每到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有的乡间,有人在黎明时分挑着担子,在桶里盛着小鲤鱼,一边走一边敲着锣鼓,嘴里喊着“财神爷来了!”于是家家户户赶紧把门打开,表示欢迎,送来人一个红包,来人就送给对方一条活鲤鱼。这种习俗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年画里多有体现。
    鱼,还象征着配偶、情侣和生殖、繁衍等观念,古人用鱼戏莲间来表现男欢女爱,祈求子孙昌盛,再加上鱼(余)兆丰年的观念,更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底蕴。 
    鲤鱼在唐朝曾身价百倍,这是因为唐代是李家的天下,鲤同李谐音,鱼“姓”了皇帝的姓。皇室之中以鲤为佩,兵符也改用鲤符。于是民间就不得不以鲤为讳,百姓捕到鲤鱼必须放生,谁出售鲤鱼就得受罚。鲤鱼交了好运,百姓可倒了大霉。由于鲤鱼的习俗在中华辽阔的大地上广为传播,近年来一些地区,不管是公司、酒楼开张,还是遇上乔迁之喜,都恭敬地摆上一缸锦鲤。这些锦鲤中,必然有一至数尾全身乌黑、肚皮金黄的,被称为“铁包金”!锦鲤有“进利”之意,“铁包金”是肚里有黄金,意味着发财。青花鲤鱼瓷盘与鱼文化
    双鱼镜是宋辽金代最具特色和最为流行的镜类之一,其形制以圆形的居多,主题纹饰均为两条鲤鱼在水中对游,有的填饰水草、花枝,有的满饰水波纹,形态生动活泼,具有浓郁情趣。
    下面说说瓷盘中的鱼纹饰:青花鲤鱼瓷盘,在明代和清代的民窑瓷器中,是显而易见的,鱼纹瓷盘在过去就是一种生活用瓷。
    在瓷器中,鱼的纹饰自瓷器诞生之时,就应该存在,从远古到现在,传续不断。
    对于瓷器中的其他“鱼文化”,我们在明清二代的观赏瓷器中,能够看到诸多精品,尤其是明清二代鱼水组合的画面称为“海水鱼纹”或“水波游鱼纹”。如耀州窑青釉花口碗内壁上的海水鱼纹,以篦状工具左旋右转刻划细密的水波纹,以粗健的线条勾出游鱼,动态真切自然。鱼与莲组成的画面,称为“鱼莲纹”或“莲池游鱼纹”;鱼与水藻相配,称为“鱼藻纹”。磁州窑的鱼藻纹最为生动,水藻飘动,鱼儿浮游,水藻飘拂显示水的流向,令人感受到鱼逆流而上的动态。元、明、清瓷器中的鱼藻纹饰更为普遍,多用青花、釉里红、五彩表现单尾或双尾鱼纹,鲭、鲢、鲤与水草组成寓意纹饰。明宣德蓝釉鱼藻纹盘,以晶莹艳丽的宝石蓝色釉托起洁白如玉的鱼藻,清丽动人。明成化孔雀蓝釉鱼藻纹盘,以翠色釉衬托黑色鱼藻,则显得含蓄深沉。由于鱼与余谐音,鱼成为象征富足、富余的吉祥物。
 
 
 
 

    在明清瓷器或鱼盘中,连年有鱼,绘以莲塘和游鱼;画青、白、鲤和鳜鱼,寓意清白廉洁。特别是在民窑瓷器中,不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鱼虫入画,配以花草,生动传神。题材丰富多彩,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清代瓷器上,还有用鱼纹与蝙蝠、戟、磬、钱等纹样组成“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富贵有余”等含有吉祥意义的纹饰。

 

 

印尼博物馆陈列的中国古代瓷器

 唐代长沙窑鱼纹瓷器 

 

 

青花鲤鱼瓷盘与鱼文化

 

中国一直有这种民情:年年有余,图个喜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七律远离毒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