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美食家居 |
分类: 云彩翻腾野人河(长篇小说) |
> 周长河笑眯眯地对孩子说,你的洋芋果呢?拿洋芋果来换。
玉洁嗔怪地点了一下周长河的脑袋瓜子,说,你真是个大孩子。紧接着,玉洁将几袋子方便面都递给杨神农,说,快泡了,让孩子们尝一下。
杨神农的妻子不仅漂亮、还机灵。她从厨房里搬来一蒸笼熟洋芋果、一蒸笼熟玉米棒子,摆放在餐桌上。她对周长河说,小兄弟,请你尝一尝。
周长河的眼睛一下子亮晶晶的,站起来,夹了洋芋果就咬,“哎呀,好长时间没吃到这玩意了。好香好香。”他很快吃下了一个洋芋果,又伸手拿了个熟玉米棒子啃,“这比方便面好吃多了。”
张玉洁也拿了个玉米,慢慢吃。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山林将一碗方便面泡好了。他给山娃也拿了一碗;又分别给爸爸妈妈拿了一碗。孩子吃得香极了,小嘴巴发出叭叭的响声。
山林的妈妈吃得很快、很香。她停了筷子,说,“这面真香。是神仙吃的吧。我活了快四十岁了,是第一次吃这么好的东西。山林,还有山娃,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进城了,就可以天天吃这种神仙面。”
周长河听了这话,愣了片刻,说,“不会吧。这方便面哪有那么好?”
张颖看着眼前这一幕,泪花闪闪。深山老林里的乡亲们啊,真情流露啊。
玉洁想了想,就对周长江说,吉普车后备箱里还有多少方便面?
周长河说,还有三箱。
玉洁说,给杨神农两箱。
周长河拉了杨神农,一人扛回了一箱方便面。
妻子柳黄埋怨杨神农,你这人真是有问题。一下子收了张总这么重的礼。
杨神农瞅着妻子,羞羞答答地搔后脑壳,一时之间不知说什么好。
玉洁说,不要紧。让杨神农的爸爸到温水村,为我婆婆做些桌椅板凳就行了。
杨木匠忙说,可以可以。张颖听罢,心服口服,说,会来事,会来事,你玉洁脑子灵光,反应快,真是个做生意的好料子。玉洁说,我会给工钱的。
杨木匠说,你给工钱我也不会要。能认识你这样的贵客是我的福气。
张颖一行在杨神农家吃饱喝足之后,就告别了杨家老小,上了车.司机开车向温水村行进。
一路上,张颖的情绪明显高涨了,有说有笑。她主动介绍沿途的景点和与景点有关的美丽传说、神话故事。玉洁说,颖颖,是不是因为到家了,你越来越高兴。
“我真的很高兴。一是将你这贵宾接回来了;二是赵芳香终于救出来了。现在,我很有成就感。”张颖笑容满面。
“难得颖颖这样高兴。过一会儿,我就回到婆家了。我也很兴奋啊。今天晚餐一定要喝酒。颖颖,你敢不敢喝酒?”玉洁兴致勃勃。
张颖来劲头儿了,“要喝酒吗?喝就喝,庆功酒嘛,谁怕谁哟。”
周长河开着车,笑出了声。他心想,这二位,今天是不是返老还童了?
太阳快挨近西山顶了。周长河心中有点儿急。他喊张颖,“姑姑,快到了吧?”
张颖说,再翻越一道岭就到。
司机开着吉普车在山路上盘旋,沿着路,终于行驶到一个山岗上。张颖说,东边那个山村就是温水河村。玉洁往东山下一瞄,哇,小山村好美。在西天残阳的照耀下,村前的小河发着光亮,村里的房舍,顺着弯弯的小河、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村落依靠着逶迤的小山,山遮树掩、峰回路转、若隐若现。小山的东边,是刀劈斧削般的高山,高远巍峨。
玉洁一半是真情流露、一半是开玩笑,说,“此地好风水哟,怪不得出了个优秀的王明远。”张颖、周长河都被她逗笑了。
太阳挂在西山尖子上。张颖指挥司机将吉普车开进了温水村。
新盖的房,雪白的墙。在家门口,王清亮老汉和他的老伴孙志燕看到颖颖带回了儿媳张玉洁,乐得合不拢嘴。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现在王家的人都知道,玉洁是个有本事有品德的好人。儿媳回来了。这是王家的喜事。今天成了王家的节日。今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婆婆孙志燕进过省城,是孙子王神岭开车回来接去的。她在省城住了好几个月。玉洁招待她很周到。婆媳之间很贴心。王清亮老汉有晕车的毛病,就留守老家,看房子。今天,王清亮老汉是第一次见到儿媳张玉洁。
玉洁朝婆婆孙志燕喊了一声“妈妈”,就轻轻上前拥抱了孙志燕。紧接着,她朝王清亮喊了一声“爸爸”,也上前一步想拥抱一下老人。王清亮喜气洋洋,朝玉洁直摇手,说,“哎呀哎呀,我们这深山老林里,没有这种礼节。”说罢,他忙乱地朝屋里跑,“我去找鞭炮,要放鞭炮迎接你们。”
王明远的姐姐王明珍就嫁给本村赵志高为妻。他们的一对儿女已长大成人了。听到鞭炮响,他们带着儿子、女儿赶来了。在张颖的介绍下,张玉洁喊了姐姐、姐夫;赵志高的儿子赵上进、女儿赵为红上前喊玉洁“舅妈”。玉洁发现外孙女赵为红已怀孕在身。她小声音地问婆婆孙志燕,“外孙女怀孕有九个月了吧?”孙志燕说,“你估计得差不多。听说产期就在这几天吧。”
周长河在张颖的协助下,从吉普车上搬下一些奶粉、奶糖一类的礼品;还有用大袋子包装的面粉、大米;还有电池、手电筒、应急灯一类小百货。因为玉洁听说神农架至今不产稻、麦子,百姓们的主食是自产的玉米、洋芋;温水河村至今没通电,晚上仍是用油灯照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