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七律小冰河期自信韬光养晦 |
分类: 茂森林9航空安全分析文集 |
莫言:是的,所以我今年7月6日至13日,用一周时间在家里终于把他的《百年孤独》读完了。不然太对不起他了。
南方都市报:你以前没有完整地读过吗?
莫言:以前只是零星读,翻阅。
南方都市报:那通本读完后跟零星读有何不同感受呢?
莫言:零星读我只有震撼和敬佩。通本读完之后发现大师也有败笔。
南方都市报:什么样的败笔?
莫言:从18章至20章,其实可以合为一章。后面三章很多内容其实跟家族的关系是游离的,可以删除。后面的人物密度减少,一些人写到中间就丢失了。这个其实也是我创作上遇到的困惑。我在写《酒国》的时候,后面两章都是凑出来的。这其实影响了整部小说的气质。但往往作者在创作时,当时的有些想法放不下。还有一个发现就是他的中短篇与这部长篇在细节上重复很多。都是从这部长篇拆出来的一些片断。这种素材的重复使用,其实就是一个作家的奥秘。有人批评这是作家想象力的萎缩,对这种说法,我不太同意,假如重复使用得很好,这样的重复应该允许。后来我又读了台湾版马尔克斯传记《回归本原》,验证了我读的感觉。他其实是从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这部长篇,中间一直在背着这部书的手稿不停地迁涉。然后把一些章节拆解开来写成一部部中篇。比如《枯枝败叶》、《巨齿老人》等等。然后又把它合成一部长篇。他写这本书写了二十年,我读了二十一年,从1986年买来就开始读,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南方都市报:你也会去尝试做这种小说写作的实验吗?
莫言:我一直都主张趁年轻多实验多尝试,我觉得写小说失败的创新比成功的守旧有价值。等我把这套高难动作做完之后,最终要回来老老实实地写一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