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作协残奥会华南虎照神农架杂谈 |
分类: 茂森林9航空安全分析文集 |
警官:你好。
张玉洁的供词是:“因曾芳草说,周长河不公平,给我曾芳草的红包中只有一百元钱.而给村长的红包中是一千元.我就叫周长河再补一点.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不知.”
这些供词中的关键是:“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句话等于说她什么都知道。道理很简单,人只会否认自己知道的东西,不会否认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一般人都会辩解,以证明自己不知道,而不会失口否认。
她第一次给曾芳草红包时是只有一百元,后又给五千 元,这说明她很清楚曾芳草在不同前提下的价值。第一次给一百元时,曾芳草只是个没什么价值的农村丫头,第二次给五千元时,曾芳草已是个可以用来除掉情敌的凶手。
当然那五千元和其“附加条件”,张玉洁都是通过周长江交给曾芳草,以避免留下直接的证据。周长江把钱交给曾芳草,同时把“附加条件”向曾芳草说明,但他不能直接说出张玉洁的名字,这不难办。但周长江在说明“附加条件”时动了个心眼,他让曾芳草明白让她杀掉张颖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张玉洁。因为周长江不愿为张玉洁背这个杀人的黑锅!这就是为什么在曾芳草的供词中能很明确地说出了幕后指使人“是个女大款,她很有钱。”这都说明周长江在说明“附加条件”时是故意让曾芳草明白谁是真正的指使人。
对于张玉洁来说,张颖之案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曾芳草,一个是周长江。这两个人的命运都会关联影响到她。
首先是曾芳草:
曾芳草在杀人后潜逃进山,当了十几年的野人,除了逃避法律的惩罚外,很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因为当初张颖死亡案定为失足,没有定为他杀,所以曾芳草还不需要很快为逃避法律的惩罚而逃亡。哪她为什么当了十几年的野人呢?原因可能有两个:一:受到恐吓,她必须逃亡。二:受到威胁,杀她灭口!?
因为张玉洁知道,杀人之后,最致命的隐患是曾芳草,只要曾芳草在,早晚有一天会引火烧身,必欲除之。
其次是周长江:
首先,为了进一步了解周长江与“张颖之案”的内在关系,可以调查周长江在张颖死亡前后的财产状况,如果周长江的财产在张颖案后猛增,那说明他跟此案的关系重大,让他说明其财产来源可能就是个突破口。
其次,周长江的结局跟曾芳草的结局有密切关系。如果曾芳草死了,一切不同,但既然曾芳草被捕并供出了周长江,那周长江就有了被灭口的可能。
你们在打开僵局时,可以向周长江发动心理攻势,向他点明他的可能的结果,让他出来揭发,作证,因为他罪不致死,但如被人灭口,则是得不偿失的。
峻峰 11---21(网友峻峰的第二封邮件)
警官:您好!
我看了你的小说,对“张颖之死”的案子有了一些了解。
我不知道在您的当地各方面对此案的影响如何?但此案可能会受到某些方面的干扰,一方面王永远已死,另一方面,幕后指使人张玉洁有钱,会用尽一切手段以使案件的定案朝她所想要的方向发展。
可以肯定的是“张颖之死”是个谋杀案:如果真正的凶手没有归案,那应该是有定案,但没有真正结案。对于任何一个真正的警官和执法人员来说,没有将真正的罪犯擒拿归案并绳之于法就不是结案。
现就案情试作分析:
死者身份已确定:张颖。
凶手身份已确定:曾芳草。自己供认。
犯罪过程已确定:曾芳草供认。
直接指使人已确定:周长江。根据曾芳草、金小慧、周长江的口供。
幕后指使人已确定:张玉洁。根据曾芳草、金小慧、周长江的口供,张玉洁通过周长江付给曾芳草的五千元钱,及其所附加的条件。
您的小说中提到,张颖死后18年才传讯周长江和张玉洁,但只提到周长江对其电话通知金小慧王永远及其夫人将回乡探亲并转告曾芳草,是在愚人节那天开的一个玩笑,没有公安方面对其这一解释的批驳,或进一步询问。对张玉洁的询问则是只字未提。所以我不知道张玉洁被问了什么问题,她又是怎样回答那些问题的。
因此,就我所能了解的情况来说,其他人的供词没有疑点,周长江的供词是整个案件的关键!
周长江的供词中对其向曾芳草发出催逼令的日期:四月一日的解释是那天是愚人节,他是在开玩笑。这恰恰是说明其欲盖弥彰,是有预谋地选定了这一天。
理由如下:一:编造一个王永远及其夫人回乡探亲的玩笑,不是他这个位置上的人轻易敢干的!没有经过指使或授权,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二:周长江在给曾芳草五千元钱时有附加条件,即曾芳草需帮张玉洁一个忙,即除掉她的情敌张颖,如不能帮那个忙,那这五千元钱是要被收回的!尽管周长江没有提到张玉洁的名字,但曾芳草已经理解并在其供词中说到她杀害张颖就是受到了一个很有钱的女大款指使,其所指就是张玉洁。
三:周长江通过金小慧转告曾芳草王永远及其夫人将回乡探亲,这让曾芳草直接地理解为如果她不尽快动手“帮忙”,她就必须交还那五千元钱。而王永远及其夫人回家探亲的期间,就是她必须交出那笔钱的期限。
四:在曾芳草得知王永远和其夫人将要回家探亲的消息后,就迫不及待地杀害了张颖。
五:周长江通过金小慧给曾芳草发出的催逼令,不管是哪一天发出的,对曾芳草来说都是一样的,因为她不想失去那五千元钱!
六:死者张颖的身份又更进一步指向张玉洁,因为只有张玉洁才有动机对其必欲除之!
总之,这不是一个很复杂的谋杀案,其复杂性可能在于是否能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于法。你的小说中没有关于如何结案的内容。
现有一事不明,你的小说中,王永远和张颖分别死亡的时间有点不太清楚。
小说一开始,王永远就死亡了,但在最后的尾声中,王永远却葬在了张颖的墓边,那说明张颖死在王永远之前。而凶手曾芳草却是在十几年之后才归案,那张颖应该是死亡了十几年之久。但在小说中,张玉洁回王永远的老家时还见过张颖,其后不久张颖才被害。到曾芳草被抓,十几年的差距是一笔带过,这里就有了一个很大的疑问,张颖究竟何时死的?王永远又是何时死的?两人死亡时间相差多远?
从逻辑上来说,在王永远死亡之前杀死张颖对张玉洁才有意义,但这就引发了下一个问题:如果张颖死在王永远之前,那王永远肯定应该知道张颖被人杀害,哪他又怎会不管?!王永远对“张颖死亡”之案的介入,不管时间长短,又将会使“张颖死亡”之案怎样演化?
峻峰
2006-11-12(网友的第一封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