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月12日

(2006-04-12 11:28:19)
   听说昨天现场气氛热烈,小白(宋宁)与老白(鄢泼)[剧组的女孩子都这么叫他俩]被热情的观众团团围住。还听说从第一句独白开始就有很多人响应,没有亲眼见到很是遗憾。不过太多的打击和太大的夸奖对我而言可能都不利于我的进步,哈!我只是试探着总结一下自己,如果过一阵子发现错了还容我更正啊!有一次看见一个电影宣传,心想谁把我的心里话拿来当片名了,后来反应过来,可能这是所有人的心里话吧《求求你,表扬我》,这名字真好!
   为什么香港的电影人会这么团结呢?至少看上去是很团结的,不象内地,面上都难以融洽。是因为香港地方小大家很容易聚在一起吗?总之北京是太大了,亲切感也只是一瞬间的。比如,刚从一个更陌生的城市回来,北京总是跟工作有关,虽然我也很少在北京拍戏。杭州我去的次数很少,但那个城市会让我联想到家,香港也是一样,尽管他们的语言说快了有点象听天书。在香港购物和在巴黎一样的好,甚至超过巴黎。周末和大约6,7点以后巴黎人是不干活的,天还没黑已经没有商店可逛。而香港,有些地方开到12点,到处是勤劳的人们。记得以前内地拍电视剧也不象现在这么拼命,香港人的却带来了一些不同的工作方式,听小陶说他们就连排话剧都是连轴转的。然而,我是个多数时候喜欢安静的人,香港对我而言又过于嘈杂了,看到所有人在路上疯狂的行走,我或是心跳加速,或是顿感茫然,不知如何平复自己的心情。而在巴黎,除了咖啡贵的有点心疼,当你踏实的当街坐下之后,心情基本是舒缓的,悠然的。为什么我要居住在一个唯独让我没有亲切感的城市里?很羡慕刘琳,如果我不得不住在这里,那我希望我是生在这里的,我的家人,我的小学同学,中学同学,都在这里。不过北京这么大,相信也碰不上。我知道我和陈佩斯老师住一个院,四年了,从没碰见过。而十多年前我曾在人群中被他一眼挑中参加他的小品。
   今天有四十多集的剧本要看,JOE对他的学生也很无奈,虽然新东西还没学,旧的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课从现在起一天都不能落了。
   刘琳来了,我们已经很很很久没见了。在香港时她给我发的信息:寻人启事:梅黑子,女,年龄20至30之间,体貌特征身材偏瘦但不知这几个月是否长胖,皮肤甚白但不知黑眼圈是否扩大。有知其下落者速与其友刘麻子联系,必有重谢!
   我的回信:确有一女疯子最近流窜在港澳街头,由于食不节制发胖不少,由于赌不节制已成熊猫。请其亲朋好友快来认领,以免影响市容和治安,请问刘麻子女士我汇报了重要情报,在何处领奖,奖金多少?如够机票钱我就押她回来,要求不高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忘了
后一篇:4月14日日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