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冯廓墓志铭及石碑

标签:
文化图片 |
分类: 而缓文摘 |
靖远县发现一组唐代墓志铭石碑
靖远县新近发现一组唐代墓志铭石碑,由两块石碑合并而成,合碑呈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赑屃形状,其材质坚硬,造型奇特,雕饰朴拙华美,碑文言简意赅,当属少见。
该墓志铭碑分为上盖下底两块石碑,个体略呈正方形,边长58公分,底稍大于盖。底碑一边中间伸出部分雕刻成赑屃之头部,指向南方。盖碑表面凸起为赑屃背部,其上雕刻有朱雀、龟蛇缠绕、男童骑龙、女童骑虎表示方位的图案及如意云锦、花边纹饰等,构图精美,线条粗犷,神情兼备,意境深邃。墓志铭文字则刻在碑底和碑盖内侧,为楷书字体,技法娴熟流畅。
据墓志铭记载,墓主人姓名冯廓,字冲寂,唐会州会宁县(今靖远县)人。原籍京兆(今西安市),先祖曾为张掖检校、合黎府别将,因宦定居会州。生前任武散官陪戎校尉,曾被拟任灵州(今宁夏灵武市)回乐县丞,辞而不受。勋官授为上骑都尉。卒于唐武则天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夫人郭氏、王氏,皆先逝,与之合葬。
这一组墓志铭石碑在靖远县城郊区机械施工时被挖出,同时出土有唐代手印砖数块,该墓葬未被发掘。该墓志铭石碑是迄今为止白银市境内发现的年代较早的石碑之一,对于研究唐代作为会州州治的靖远乃至西北地区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也对于研究唐代丧葬习俗、考证建制沿革、了解地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墓志铭之一
附:墓志铭
大唐故陪戎校尉上骑都尉冯府君之墓志铭并序
公讳廓,字冲寂,京兆人,北燕君十一代跋之后也。高曾祖鲂,孙袭母公主安帝封获嘉侯,少为侍中。昔郑国简子能断事于斐林,晋朝大夫率锐师于梅岭,忠言正谏,匡辅弼谐,锡玉玦于汉明,感金龙于燕素。虽复代移运改,叶散枝分,而大树将军光阴仍茂,象贤之风无绝,忠孝之业相传,大位大才,荣家荣国者矣。祖生随千牛出镇张掖检校、合黎府别将,因宦家殷,忘归桑梓,后居会州会宁县焉。大父子唐任会州兴福府校尉,并体貌环伟,雄杰绝群,位掌兵机,职参戎律。公族连德水,禀精粹于河神;生近广成,受崆峒之秀气。天挺骏骨,地感渥洼之姿;玉塞全珍,幼怀赵台之璧。其风焱也,罩松盖于千寻;其器度也,澄波澜于万顷。公起家郑王府内,气壮小山之桂,披朗月于荥阳,香佩长坂之兰。随飞盖于岩邑,十周考满,授陪戎校尉。长男庆,效命三军,夭终八阵,赠上骑都尉,乃授公勋。君显志题赋,嗣美家风,弹铗成歌,克荷门训。早利宾王之艺,简铨藻镜之司,挥翰银钩之端,运思金科之表。拟公灵州回乐县丞,公辞毗赞而安命,慕仲统之长闲,高尚丘园,优游乡国,友于敦穆,更甚于三姜昆季,宦成不殊于五马傍宗。外戚虽疏若亲,济之周穷,分多共少。每至兰亭春日,会琴酒于山扉,菊水秋辰,啸宾朋于池馆。三千上宾,蹑珠履以分庭,八百家童,隶丹书于别业。纵使石崇金谷,劣骏马之桃花,牙筭王戎怯青凫于钱论。方异永延遐寿,长保太和。两童之药难逆,二竖之梦奄及。呜呼哀哉!春秋六十有二,以永昌元年岁次己丑三月六日终于私第。夫人郭氏,太原介休人,泰之后也。巽。夫人月桂凝花,云松吐秀,行成妇则,言为柔范。乘空娥影,逐魄不旋,轻步陵波,随流逝水。春秋卅有八,以咸亨元年岁次庚午正月廿五日终于私第。夫人王氏,琅琊人,吉之后也。离。夫人炳灵珠泽,骨象应图,发彩玉田,折旋合礼,名香却死,莫救必至之期,乐号还年,未延将尽之刻,春秋卌有一,以上元元年岁次甲戌十月十九日终于私第。既而双桐栖凤,暂隔死生。两剑神龙,终沉前后。以永昌元年岁次己丑十一月庚辰朔五日甲申,合葬于大谷,原之礼也。占坟白鹤,相兆青鸟。南枑上兰,北连梓岭,西临德水,东接广成。魂灵是归,形胜有托。嗣子宣德郎,行文州司仓参军骑都尉,其并专室双珠,陈门两骥,承家不替,克荷无亏。痛伤吴隐之心,泪尽高柴之血。镌金镂玉,思勒无疆。而花表千年,终归于灰烬,陇松百尺,讵免于摧残?乃为之铭曰:
岳灵翊地,台仪曜天。称臣东汉,为君北燕。
婚通皇阙,赐玦帝筵。居郑濯热,在晋军佥。其一
既隆祖德,献饭紫宸。孝资家璧,忠义国珍。
鹑野奉使,尤堆镇人。玉关氛静,金城卜邻。其二
惟公载挺,实禀良弓。小山攀桂,大树论功。
天爵地拾,辞宦谦冲。丘园高尚,岁月临风。其三
兽炭过石,象服逾王。山谷为什,量筭牛羊。
浮云塞上,流水池傍。接引人物,不息自强。其四
荆备秀茂,花萼相重。门超陈骥,家越荀龙。
武尤剑论,文擅词釿。惟桑衣锦,列鼎鸣钟。其五
兰芬曲水,菊曜重阳。舞回雪袖,歌绕尘梁。
置驿终宴,投辖飞觞。嘉宾上客,前溪后堂。其六
欢娱难久,光阴易终。百年俄谢,万事皆空。
神龙两剑,仪凤双桐。相从前后,共落霜风。其七
代涂讵几,人生飘忽。奄坠九泉,未穷千月。
松位剑重,草涤碑没。惟余生气,懔懔无歇。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