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而缓:唐僧是个好博导
(2015-07-13 10:07:31)
标签:
佛学文化 |
分类: 大家过招 |
四十岁了,再看唐僧,觉得唐长老,是个好博士生导师,是个少语、止语的能人。
唐僧给猪悟能的别名,是“猪八戒”。唐和尚一见到老猪,就心生欢喜,这个老猪很有眼缘、很有人缘,是大家的“开心果”。漫漫取经路上,可不能少了欢乐,唐长老也需要个“逗闷子”的人。
所谓“五荤三厌”,是道家、佛家的结合体,“五荤”是五种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蒜,小葱、韭与渠(与萝卜相似,其味如蒜),属于佛门所戒;“厌”是指不忍食用,“三厌”,是指雁、狗、乌龟三种道家规定不能吃的动物。雁有情,不独居,终其一生成双成对,是双宿双飞夫妻双修的上等境界。狗忠义救主,从一而终,可以为主子献上生命。龟长寿,有灵,堪比神仙。这三种动物,具备道家精神,所以,道家不食。小时候,哪知道什么五荤三忍?长大了,才看清《西游记》是一部佛道同源的书,佛为表,道为骨——从“八戒”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它是佛道同源的。
孙悟空出身草莽,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给他当个小官,一当上小官,他就觉得自己像个人了,反而猴里猴气。猪八戒出身草莽,是一头有理想的猪,经过一番修炼,得成仙道,被玉皇大帝封为天蓬元帅,统领天河八万水军。千万别小看了这位猪八戒,他不仅有正式的神仙编制,在天上还真有个不小的官职,比孙大圣还早入真流,成为神仙呢!
唐和尚收他为徒后,发现这个宝贝徒弟身上问题真不少,要重新修行,就应该从头开始,接受佛法的熏陶。但如果一开始,就给他讲高深的佛法,无异于对“猪”弹琴,不仅劳而无功,还会打消这头猪修炼的积极性——给他取名“八戒”,就是告诉他:你的修炼不要急,慢慢来,先从“戒口”开始,过了这一关,解决了这个问题,再去学习别的东西。所以取经路上,唐长老时刻管住老猪的嘴巴,对他贪财、好色等问题,一般不怎么计较。但奇怪的是:当你发现,老猪将“嘴巴”管好后,他的“贪色”、“贪财”等毛病也都慢慢戒了。可见,唐师父是一个多么有为的好老师啊!用孔子的语言来说,他真做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唐老师的“八戒”,是从“五荤三厌”的“小八戒”开始,再逐步深化到“大八戒”。佛家的“八戒”,又叫“八大斋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过午不食、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试想,如果唐老师一开始就让老猪按照这“八戒”来做,还不把他给吓跑了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