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军对惠通桥之战的记录

(2014-10-09 06:03:27)
标签:

军事

历史

图片

分类: 而缓文摘

日本军人个人对惠通桥之战的记录

作者:高村武人(第五十六师团野炮连对第一大队老兵)

翻译:朱弘 

日本军人回忆惠通桥战斗
日军炮击的范围

日本军人回忆惠通桥战斗
日本军人的绘图

   戈叔亚注:惠通桥之战,指的是1942年5月初,日军从缅甸长驱直入一直打到怒江边。那时滇缅公路上有大量的中国撤退的车队,在怒江惠通桥过桥时,造成了车队的堵塞和耽搁。这时日军开着车辆的先头部队赶了上来,形势紧急万分!这时中国守桥部队及时炸毁了惠通桥,把日军,同时也把无数的中国败兵和非军人以及老百姓都留在了怒江西岸。使得日军大部队失去了夺取桥梁跨过怒江的机会。

这个时刻曾经是抗战最危急的关头,尽管日军大本营并没有跨过怒江直捣昆明的计划,但是不排除日军前线部队看到有好的机会,主动过江继续追击中国军民的可能性。 

日本军人回忆惠通桥战斗
今天的松山和怒江惠通桥地图

日本军人回忆惠通桥战斗
日军在怒江西岸用高倍望远镜观察对岸我军情况


日本军人回忆惠通桥战斗 
日军用高倍望远镜观察对岸我军情况。注意:镜头中山坡上小黑影应该是我们士兵。

     有人说,如果日军过了怒江,昆明就无险可守;一旦昆明失手,那么日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捣重庆……

     在我看来,即使是部分日军过了怒江,即使日军占领惠通桥,也不能说日军可以轻易占领昆明。但是,日军跨过怒江的消息将引发昆明极大的恐慌和混乱……其实,真正的威胁还不是昆明是否丢失,最大的问题是一旦日军威胁到了昆明等接收美军物资的驼峰机场,导致航线停止!这样整个中国将会面临外援作战物资全面枯竭的局面。而云南等机场是印度的美军能够飞到中国的唯一的几个机场。

所以,惠通桥之战仍然是抗战中最危险的时刻之一。在这一的时刻,我们分别看一看中日美三方的说法是很有意思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说法: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守桥部队炸毁了大桥。然后数百名日军武器泅渡到了东岸,被及时赶到的国军精锐的36师阻截。经过几天激战,过江的日军大部分被歼,少部分又逃回了西岸……(有的说法是,日军把公路上的大量车辆推进怒江,试图填江过来。这样的看法是不可能的。)

    美军的说法是:惠通桥被炸毁后,日军马上调来架桥工兵,绵延数里的日军车队枕戈待旦等待着架桥成功。这是飞虎队的第二中队的4架P-40战斗机在队长太克斯·希尔的带领下,从云南驿机场轮番起飞轰炸日军,成功地阻止了日军的这次企图……

    而日军的说法呢?直到现在,美国说法有待得到日本资料的证实……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日本军人个人的一种说法。遗憾的是,这个说法仅仅是说到了日军5月3日冲击到了怒江边,惠通桥被炸,然后日军开始炮击对岸的中国车队。后面的事情仍然还没有说到……

    文章有删节。文章中间的红色字体是我的朋友朱弘注解的。蓝色字体是我注解的。

以下是正文:

    自昭和十七年(1942年)年三月二十六日仰光登陆以来,随时随地击破数倍于我之顽敌,五月五日占领拉孟(松山)、八日占领密支那,我龙兵团(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如此怒涛般的进击才真正表现出我等北九州男儿的精彩面貌,才能令后人脑中深深铭刻优秀勇猛的我大和民族的自豪和自信。当然,在这场进攻战中也出现了很多高贵的牺牲者。(朱弘注:这个师团的坂口支队,自从登陆仰光之后火速进兵,十四天内作战七次,杀到怒江,平均每天进军110公里,确实是日军闪电突击战的最高纪录。第56师团将士敢于宣称自己如何精锐,是有相当的战功做背景的。)

    ……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关于龙兵团破竹进击的象征/拉孟攻略战的说明仅仅是这样的:

日本军人回忆惠通桥战斗
日本士兵 绘制的怒江对岸地形,

日本军人回忆惠通桥战斗

这是今天从怒江西岸拍摄东岸的照片,滇缅公路仍然可以看到,

 

日本军人回忆惠通桥战斗
这是当年日军自己拍摄的照片,对面山上可以看到滇缅公路,今天仍然是这样。

  五月五日(昭和十七年)很快就抵达了云南省拉孟,立即派出工兵一个小队

敌前渡河以遮断敌人的退路,由我野炮一个大队将走投无路的敌人车队八百辆予以炮击摧毁。

    这相当不符合事实。事实应该是这样的(我自中学一年级开始直到今天都写日记,而且当时的日记以及大队本部做成的战斗要图都保存着,所以在记述真实的角度上来讲,我自信它是超过公刊战史的记录):

    五月三日越过缅支(缅甸——中国)国境而攻入云南省的坂口兵团,尽管使用了汽车、装甲车约一千辆,急追前方约七~八十公里的退却敌军,但因为滇缅公路上只能是单路纵队进击,所以实在难以捕捉对方。结果,因为敌人车队在怒江峡谷对面蛇形升降,所以总共七十公里的距离就缩短为八公里的直线,他们终于进入了我野炮的射程(当时的野炮一大队是“改造三八式野炮编成”)。当日的行军序列是这样的:

日本军人回忆惠通桥战斗
日军三八式野炮

    前卫为步兵第一四六联队的第三大队(长:松本中佐)以及野炮第五六联队的第三中队。前卫于10点前后达到白璧部落(指松山附近的腊勐乡老车站。因为这里高处的建筑为白色,所以日本人取名)的下方突端位置之后,野炮第三中队立刻就布置“放列”(朱弘注:炮兵专用术语,“炮兵阵地”之意),对准八千数百米外的钵卷山(朱弘注:就是当地人说的老鲁田)(当日叫它“一山”)右端的敌人先头车辆猛烈射击,使之破坏燃烧,从而树立了迫使敌人车辆悉数停滞不前的伟绩。为此感到恐惧的敌人在怒江右岸丢下了八十多部车辆而炸掉了惠通桥。其间,步兵第三大队急追到惠通桥附近,捕捉到了敌军的一部分。

日本军人回忆惠通桥战斗

日军三八式野炮,汽车牵引状。

    兵团本部的步兵第一四六联队第二大队(长:金氏少佐)以及野炮第五六联队的第一中队和第二中队的一个小队,在14时左右抵达现地参加了战斗。野炮大队倾全力轰击“一山”(我的日记是这样记载的:从五月六日开始,我们把它改称为“钵卷山”)右端先头车辆附近,在遮断公路的同时炮击一山、二山的敌人,以此协助步兵。步兵们在这一援助之下,进入了渡河地点(位于惠通桥上游数公里)。19时16分,第二大队的两个中队在工兵队协力下,使用二艘橡皮艇开始了壮烈的敌前渡河。这时候没说的,步炮兵集中了全部火力,支援步兵的敌前渡河。

    (我登在《炮烟》上的文章说是射程二千五~六百米,那指的是对二山进行支援射击时候的距离,而至钵卷山右端的射程,正如第三中队吉井氏指出的那样,是八千数百米,借此机会特别更正。)(朱弘注:《炮烟》是野炮第56联队战友会的自办会报,由《拉孟玉碎》的作者/太田毅主编。)

    这次的敌前渡河,正是步工兵联合一体的奇迹,我当时的日记是这样写的:自己激动的泪水使得望远镜都模糊一片了。但是捕捉到那一千部车辆(我们直接可以发现的就有六百八十余辆)敌军的,则完全可以说是我们野炮大队的独角戏。我自负地认为:与大东亚战争初期的新加坡炮击战、菲律宾炮击战加在一起,本次拉孟追击炮战尽管规模较小,但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三大炮战之一,可以算得上炮兵之精华。

    我相信,写下的这段光辉战例的真实情况,它将成为今后我们大和民族产生必胜信念的营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