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行散记之安庆印象

(2014-09-07 09:24:37)
标签:

旅游

情感

分类: 而缓文摘

          乡行散记之《安庆印象》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daba6f0102v0f3.html

为了突击考车本,回家苦练了三天倒桩,然后一直呆在安庆考试。

虽然号称是安庆人,对这座城市其实也不熟悉;稍深一点的记忆是小学时老爸出差带我来玩过几天,此外也就是两三次的匆匆路过,印象浅淡。

 我们住的地方在开发区,北面望去是横亘的大龙山脉;开车往南不远,是一个大湖(面积比玄武湖略大),叫作菱湖,湖对岸是安庆的主城区,环湖都是城市新建的地标建筑和景观工程。湖中央筑了一条长堤,叫湖心路,沿湖心路继续往南,穿过城区,迎面就是长江。

安庆的古城墙环绕着长江和菱湖之间的台地修筑。依山,面江,环湖;东晋风水家郭璞对这里的评价是“此地宜城”——宜城一直是安庆的别称。

 安庆的历史倒是有点独特。

清顺治年间,在原明朝的南京直隶区设立了江南省,康熙年间又将庞大的江南省(贡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1/3,科举上榜人数的1/2)一分为二,东半边结合了江宁府(南京)和苏州府的名字,叫江苏省;西半边则取意安庆府和徽州府,叫安徽省。从那时到抗战期间,安庆做了近200年的安徽省省会。

一座曾经的省会,一座宁静的古城。

 驾照考试一共四天,其实每天也就花一个小时就搞定了考试;其余的时间也就是和教练同学开车上街转转,看看久负盛名的安庆美女,或者直接一个人到处闲逛。

 安庆师范学院的老校区就坐落在安庆古城的北门外,菱湖南岸的树荫之中。这里曾是国立安徽大学的校址,民国古建筑的代表是“红楼”,1930年代的建筑风格,民国风韵犹存。

曾在这里读书的同学告诉我,安庆师范学院去年刚庆祝了110周年校庆。校史“悠久”得让人吃惊,原来桐城派姚鼐曾在这里办过敬敷书院,于是校史从1897年开始计算。从桐城派的方苞、姚鼐,到国立安徽大学的王星拱、郁达夫,曾经显赫的文化重地,如今却只剩下一所师范学院和几栋孤零零的建筑,完全不见湖南人在岳麓书院门口写下“惟楚有才”的霸气。

 宿松离安庆150公里,方言不免有些区别。听安庆人说话,完全就是黄梅戏的旁白,抑扬婉转,琅琅如歌。走在街上,满耳似乎都是彬彬有礼的黄梅戏对白,感觉这里真是诗书礼乐之乡。

人民路上有一家黄梅戏会馆,里面装修成古戏楼的格局,我独自要了一壶茶,且听且品。前后有十来个剧段,好几个都完全没听过。那些史诗类的剧目,黄梅戏的表现力确实不及京剧的气势,但是在讲述爱情和生活故事的时候,黄梅戏独有活泼和清新的韵味。

其实京剧的源头也是从前安庆的徽班,徽班进京之后逐渐脱胎而成京剧,温柔水性的安庆人却仍旧在街头用黄梅戏旁白互相打招呼。

那天晚上终于听了一遍完整版的《打猪草》,说的是一个小女孩打猪草的时候不小心拔断了小男孩家的笋子,两个人斗嘴,对歌,最后做了好朋友的故事(打猪草的意思大概是四处割野草喂猪)。两个小演员(大概十四五岁)活灵活现,逗趣地对唱,都可有意思了。最经典的唱段是小男孩送小女孩回家的路上,两人对着路边田埂的花花草草你问我答,就是最流行的《打猪草——对花》:

郎对花姐对花

一对对到田埂下

丢下一颗籽

发了一颗芽

……

此花叫做什么花

磨的什么粉

做的什么粑

……

 故事里小男孩和小女孩似乎有那么一点点郎情妹意,简单自然的初相见,不同于悲伤的《孔雀东南飞》。

歌里的故事离我们的生活都很远了,让人感觉像是田野里吹来的微风,清新惬意。带给人简单和别样的快乐。

 听妈妈说,当年她们还是小姑娘的时候,每个村子的小姑娘小伙子都会一起排练黄梅戏,过年的时候就会彼此巡回演出,比试哪个村子唱得好。一种文化的沉淀和发展,都来自这些广大社会参与的基础。出宿松城6公里,就是湖北黄梅县,最早的黄梅戏起源就是从黄梅人来宿松卖唱采茶调始;只是宿松的民风太过彪悍,黄梅戏最终选择了温柔水性的安庆腔。

 4天的时间,感受了一次安庆的味道。

73日下午终于顺利通过了所有的考试,回家时我已经是教练单独陪同。我们特意绕过大龙山脚下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鏖战过的集贤关,取道皖河边的小路回宿松;发源于天柱山的皖河在市区西侧缓缓流入长江,入江处汇聚了一个一片宽广的湖沼。

 过皖河大桥时,我特意回头再看了一眼这座江边的古城。

其实安庆城往东,是长江一处著名的河滩,就是李白在《长干行》里提过的“长风沙”: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

相应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背靠大山,三面环水的宜城,是一座天然的堡垒。封闭的环境和便捷的水路使这座城市在近代兴起,又在现代使它衰落。

这一方被桐城派熏陶,被黄梅戏陶冶的水土,这座曾经作为近代工业先锋的城市,告别了曾经的辉煌。也许正是因为偏离了湍急的历史中心,人们反而能够安心的守着美丽的山水,能够不丢弃这抑扬婉转的乡音。

 从安庆回宿松150公里的路,我和教练轮着开了2个半小时;我们大声地放着音乐,跨过了大片的沿江冲积平原,看到了连绵的青山,穿越了夕阳下烟波浩淼的武昌湖,还路过了自己生活了三年的程集中学。

 离开家乡来北京整六年了,现在看到这些地方,既亲切,又感觉是在别处旅游。

 

壹镹一一

20087

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生8句话
后一篇:元春书法欣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