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宣纸、宣砚、宣酒的故事
(安徽)徐而缓
李白一生,独爱谢宣州——李白与谢眺的故事,尽人皆知。不仅如此,李白一生,更与宣州、宣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下面,我就掉一些李白与“文房四宝”的书袋。
先说一说李白与宣笔。李白有一首《殷十一赠栗冈砚》的诗:
殷侯三玄士,赠我栗冈砚。洒染中山毫,光映吴门练。
天寒水不冻,日用心不倦。携此临墨池,还如对君面。
诗中的“中山毫”,实指宣笔。王琦注引王羲之《笔经》:“诸郡毫,惟中山兔肥而毫长,可用练熟绢也。”中山是古代宣州、歙州、池州一带的统称,属于古中山国。《东郭先生与狼》中的中山,也是指古代宣州、歙州、池州一带。诗中的“吴门练”,可以实指苏州一带生产的丝绸、布匹,也可以虚指宣州一带所产的宣纸。
造纸之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而宣州纸,可以说是千百年来,记录了中国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离开了宣纸,中国就谈不上近2000年来的文明史。
在《草书歌行》一诗中,李白说草圣怀素是“须臾扫尽数千张”,“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怀素可真是有钱人,在那个年代,宣纸价值不菲。以一介书法家、僧人的身份,要想获得昂贵的百张、千张宣纸,实属不易。就连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看着怀素“须臾扫尽数千张”宣纸,心里也只有佩服的份儿,羡慕呗!
宣砚、歙砚,是文房四宝中的上品。李白爱宣砚,是有文字可证的。在《草书歌行》一诗中,李白还说到了宣砚:“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类似这样的句子,在李白诗里,实属平常。但因其中带有“宣州石砚”四字,就特别吸引了无数喜爱“文房四宝”的眼睛。李白一生,酷爱书法,亦擅书法之道。李白的《上阳台贴》,堪称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是国宝当中国宝以上的国宝。与李白交善的书法家包括:怀素、张旭这样的高手,而画圣吴道子,也是李白亦师亦友的朋友。李白之高,上可以达天子,中可以笑百官,下可以哭纪叟。
给李白酿酒的乡下老汉,与李白混在一起的时间久了,李白就直接称之为“纪叟”。这样称呼得久了,就是纪叟去世了,李白还是改变不了对他的称呼,还是直接称之为“纪叟”。在《哭宣城纪叟》一诗里,李白这样写道:“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李白爱酒,但李白更爱酿酒的人,更爱酿酒的老百姓。李白的这种兼爱天下百姓的情怀,是普通人所不及的。
不妨将李白与宣砚、宣酒有关的诗歌,整理如下,供名家、名商人们借鉴:
1、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2、冬日归旧山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白太离村吠,苍苔上壁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3、殷十一赠栗冈砚
殷侯三玄士,赠我栗冈砚。洒染中山毫,光映吴门练。天寒水不冻,日用心不倦。携此临墨池,还如对君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