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与四明山

(2013-08-06 15:25:38)
标签:

旅游

分类: 而缓文摘

《西游记》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喩户晓。然而人们可能不太清楚孙悟空的出生地花果山是在浙东四明山。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具有权威性的是2011年10月30日刊登在《宁波晚报》中的方东博士相关的考证文章。认为唯有宁波四明山作为《西游记》的花果山的原型比较合适。

目前国内对《西游记》花果山原型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把花果山的原型说是自己的家乡地方。它们是:连云港,宜兴卷善洞,洛阳花果山、山西娄烦花果山、福建顺昌山等之说。下面把方东博士的相关论证介绍如下:

第一,四明山地理环境与花果山完全吻合

《西游记》第一回曰: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第三回载:我们这山,向东去有二百里水面,那厢才是傲来国界。四明山向东200里正好上舟山岛,面积400多平方公里,足可称国。在明代,长期被倭冠所占,《西游记》成书于明万历年间,书中所称“傲来国”可能是倭来国的原型。书中写到“孙悟空压其国之兵器”,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抗倭吧。

第一回赋曰:“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上句“银山”在四明山北部的观海卫境内,古称浪港山。因明代正统至嘉靖年间曾在此开采银矿故名银山。下句则隐含𨐒宁波之名。赋中再下句“东海之处耸祟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四明之巅高1021米与“祟巅”相吻合,丹崖正是四明山核心景观“丹山赤水“,现称“丹山”俗称丹崖。

第二,四明山的鞠侯与孙悟空的原型仙石极为吻合

明清思想家黄宗羲《四明山志》有载:“鞠侯,雪窦西十五里,为徐凫山,有鞠侯岩”。鞠侯变曲,候通猴,岩即石,鞠侯岩形指未出生的石猴。雪窦丁十五里徐凫山指余姚四明山。至清代更有高士奇作诗曰:“徐凫真异境别是一重天,猿臂如相接,山形似倒悬,洞中留古雪,树杪落飞泉。到此尘寰隔,清都有列仙。”指出石如猿猴的仙石形象。与孙悟空所生石猴的原型石相吻合。

第三,花果山的水帘洞与国明山潺湲洞相吻合

《西游记》第一回载:一群猴子去山涧洗澡,但见“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于是石猴率先先跳了进去,发现了这个水帘洞。明末四明山志载:“潺湲洞余姚之白水宫是也。”称潺湲也有称为“潺湲洞”、“飞瀑注壑”的。明代沈明臣也留下了“潺湲吹古雪,倒卷入银河”的诗句,四明山潺湲洞瀑布,是从两峰之间的53米高处飞泻而下,似一道飞帘,与花果山的水帘洞相吻合,这是四明山是花果山的最主要佐证。

第四,四明山的道佛文化与《西游记》的所载吻合

《西游记》第一回写到石猴进入洞后,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据盛唐道士司马祯《洞天福地·天地宫府图》所列:第九四明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丹山赤水天,又有“第六十三福地,茭湖渔澄洞,在古姚州西。”

第一回文中,介绍花果山时所称“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十洲指道教所称的海中十大仙境,三岛指海中三神山。四明山东侧的普陀山为著名的洛迦山观世音道场,观音菩萨是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四明山的雪窦寺还是弥勒佛道场,是佛教五山十刹之一。太白山鄮山有阿育王寺中有如来佛(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

第五,孙悟空的原形与传说中的余姚孙家境家族的“孙鬼头”形象相似

孙鬼头是明万历年间的刑部主事孙如法,与孙悟空之弼马温差不多的小官。由于孙如法曾在朝迁上反对神宗皇帝借册封郑贵妃之福王为皇太子的事情,被民间称为“大闹天宫”。族人认为,最终福王也没当上皇太子,搅了郑贵妃的如意好事,是“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还传说,《西游记》的作者曾受到过孙氏家族的恩惠,故经加工,把“孙鬼头”作为了孙悟空的原型。

第六,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与四明山有渊源

根据吴承恩故居的《吴氏家谱》所载,他的高祖吴鼎是个平民,曾祖吴铭做过余姚县儒学训导,祖父吴贞是国子监生浙江仁和县儒学教谕,而吴承恩到四十五岁时还仅是一员秀才,后来入贡安排到南京国子监读书。十年后,六十岁高龄的时侯到长兴县任县丞,相当于副县长。

明代四明山对文人很有吸引力,王阳明,徐霞客等都留踪四明山中,四明山对吴承恩应该也是向往的。

从《西游记》花果山中所提及的水果,都是一些四明山一带的主要特产,尤其是杨梅更是其他地方少有的名果,因此可以推测吴承恩是到过余姚四明山的。第五回提到的蟠桃园,与奉化水密桃的发源地四明山桃花坑东岙桃园有缘。第五回中,四大天王及十万天兵天将去捉拿孙悟空,花果山上孙悟空手下所用的兵器有六样,而其中的“四明铲”是四明山独有的狩猎工具。

 

吴承恩是明代万历年间(1506-1582年)的江苏射阳人,他把唐朝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的艰苦的过程写成神话小说《西游记》。根据作者的出身年代与唐僧取经年代相距甚远,所以笔者认为他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必然是借鉴、参考相关的资料以及亲身体验、经历写出来的。

《西游记》整个故事讲的是唐朝玄奘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到西天去取佛教真经。与佛教相关的四明山、臥龙山、天台山、太白山一带就有六七十座佛教寺庙。如:阿育王寺、天童寺、大慈寺、金峨寺、普济寺、岳林寺、雪窦寺、天台寺、杖鍚寺、雪峰寺、白岩寺、五磊寺、普陀寺等。其中最出名的是:如来佛的真身舍利阿育王寺,观音菩萨道场的舟山普陀寺,弥勒佛道场的奉化岳林寺。

《西游记》的花果山可以从四明山四周的臥龙山、天台山、大白山都是山峦叠嶂,风景如画的实际山峰与洞穴获取素材。四明山有二百八十二峰,那里沟壑丛生,涧溪无数,大小洞穴应有尽有。如:山峰有:泰山、银山、灵山、昆山、仑山;蜀山、崆峒山、它山、甬山、寿山、丹山。

《西游记》外的仙境可以从四明山外的:蓬莱、方丈、瀛洲、赤水,若水、沫水、蜀水(江川)、罗江、剡江。

《西游记》的石刻类可以从在四明山的:“相量岗”、“鹿窠”、“百步阶”、“天打岩”、“潺溪”、“天河”、“天窗”、“赤水丹心”、“四明山心”等摩崖石刻与隐匿在山坳之处的不少寺院的石谒中得到。

综上所述,作者从《西游记》中对花果山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貎、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瓜果类品等描写得如此详细,可以得出吴承恩应该到过四明山,到过他祖辈任职过的余姚县与四明山等处。所以据方东博士的说法《西游记》中花果山原型是四明山更为合适、贴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带刺的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