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而缓
徐而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184
  • 关注人气:29,8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

(2013-03-27 17:23:14)
标签:

转载

分类: 交友天地

       [转载]“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

 

               不爱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民间有句谚语:“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意思说,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果实空空如也的稗子,才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得更高。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这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这让我想到《三国志》中的刘备。其实,我对刘备并无多大好感。一是中国老百姓有一句俗话儿: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一是他说过的那句话: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但,从全局来看,我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三让徐州,煮酒论英雄,携民过江......无不体现出他的谨小慎微和高瞻远瞩。

 很多人都觉得刘备是个“窝囊”人,论武功不如关张,论计谋不如诸葛。可他为什么就能得到天下,并把一大群文臣武将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有人说,他的成功,就在于“三低”。

  一是“低身交朋友”。刘备与关、张二人,无论出身、志向还是学识、性格,都有很大的差距。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刘备遇到他俩却一见钟情,并焚香盟誓,结为兄弟。你把别人看高,别人才会把你看高,自恃优越而眼睛向上的人,很难找到真正的朋友,也难成就一番事业。

  二是“低头拜贤才”。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已经成为历代求贤的经典。论年龄,刘备比诸葛亮要大好几岁;论身份,刘备是“司隶校尉、领豫州牧”,相当于现在的市长级;论势力,刘备已经有了自己的队伍和地盘,而且还有关羽、张飞相助。这又一低,一条更宽阔的河流汇入他宽阔的胸怀,一张宏伟的建国蓝图,一个千古名相。

   三是“低眉待来宾”。这在刘备“礼遇张松”的故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一开始,张松想把西川的地图献给曹操。曹操一见张松其貌不扬,就没有好感。再加之其出言狂妄,更令曹操生气。于是叫人一顿棒打,把张松赶出了许都。没办法,张松只得转赴荆州。与曹操的态度相反,张松离荆州还很远的时候,刘备就派赵子龙前去迎接。到了界首馆驿,关羽又在那里恭候。等来到荆州城下,只见刘备领着文官武将,亲自出城相迎。这使得张松受宠若惊,感激涕零,泪别长亭之际,终于把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正因为有了这张地图,刘备才占得了进军天府的先机。

   有一些人,见了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愿意颔首低眉,而见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马上就变了一副模样,或者摆架子,或者不耐烦,结果失去了很多的朋友,也失去了很多的机会。

  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柔软的舌头还在。柔弱胜过坚硬,谦逊胜过骄傲。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一生功绩卓绝,这与他的一次拜访不无关系。一次,富兰克林到一位前辈家拜访。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正常标准低矮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不要忘记了。”

  作为一个善于思考的哲学家,也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由此可见,当我们在人生中把奋斗目标看得更高时,更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调,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而那些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吸取教训,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善解人意而自得,才会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

“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告诉我们,做人要“记住低头”和”懂得低头”,记住不论你的资历、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会里,你只是一个小分子,无疑是渺小的。一个成熟的人,有成就的人,必备此种品格,宜低头、忍让,而非自高自大。这也许是许多成功人士之美德。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