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喜欢文子  (安徽)徐而缓

(2012-09-24 18:07:07)
标签:

文子

老子

于吉

安徽

徐而缓

分类: 大家过招

                               我喜欢文子

                            (安徽)徐而缓    

   我很喜欢“文子”这个人,认为“文子”才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文子是老子的学生,著有《文子》一书。 

看庄子的书时,我们觉得庄子非常大气,他可以“逍遥游”,思想可以像“鹍鹏”那样一展翅就是几万里。文子与庄子的大气,有得一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文子可以说:“大丈夫恬然无思,惔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车,以四时为马,以阴阳为御,行乎无路,游乎无怠,出乎无门。”

——怎么样?文子很大气吧!

文子以为,得道之人可以达到不为是非左右的境界,在生活中可以超越一切相对事物,从而得到一种超然的自由。文子在《道厚》中说:真人者,知大已而小天下,贵治身而贱治人,不以物滑和,不以欲乱情,隐其名姓,有道则隐,无道则见,为无为,事无事,知不知也。怀天道,包天心,嘘吸阴阳,吐故纳新,与阴俱闭,与阳俱开,与刚柔卷舒,与阴阳俯仰,与天同心,与道同体,无所乐,无所苦,无所喜,无所怒,万物玄同,无非无是。

文子崇尚自然,倡导低碳、环保生活。他认为:

“先王之法,不掩群而取镺,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豺未祭兽,罝罘不得通于野;獭未祭鱼,网罟不得入于水;鹰隼未击,罗网不得张于皋;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于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田;育孕不牧,鷇卵不探,鱼不长尺不得取,犬豕不期年不得食……应时修备,富国利民之道也。

目前,中国研究文子的人很少。徐而缓试着研究了一下文子。

《文子》一书中涉及到了“孔子”和“楚平王”——从这些人所生活的年代,徐而缓可以大致推断出“文子”是和孔子、楚平王同时代的人。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楚平王在位的时间为公元前528年——公元前516年。所以,文子应该是生活在公元前560——公元前470年之间的人。

《文子》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楚)平王问文子曰:‘吾闻子得道于老聃,今贤人虽有道,而遭淫乱之世,以一人之权,而欲化久乱之民,其庸能乎?’”从这句话来看,文子是老子的学生,文子的年龄只在老子之下,且在楚平王年龄之上。他的年龄应该比老子小,比孔子大。

有人要问了: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平王”,一个是楚平王,一个是周平王——你徐而缓为什么偏偏要说与文子同年代的“平王”是楚平王,而不是周平王呢?

因为,历史上,周平王元年是指公元前770年——而那时,老子还没有出生(老子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作为老子的学生,文子的年龄应该比老子要略小一些。公元前770年,连老子都没有出生,作为老子的学生的文子当然就更没有出生了——因此,文子与周平王之间根本上不可能进行什么对话。所以,从时间上分析,与文子对话的平王,是“楚平王”,而不是周平王。而楚平王在位的时间为公元前528年——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在位时,文子尚在人间,且被做为老师级的人,被楚平王所重视。因此,楚平王在位的时间,是徐而缓用来界定“文子”生活时间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结合孔子生活的时间为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所以,徐而缓将文子生卒的时间定义在公元前560——公元前470年左右,应该是可信的。

2011年,我曾在安徽省潜山县境内,有缘亲眼目睹过一次在天柱山一带出土的青铜器“徐氏鼎”,该鼎上留有这样的铭文:“师君晟文子”——说明,文子是徐国人学习的榜样,从中国历史上徐国存在的年代来看,公元前512年冬天,吴王派孙武、伍子胥兴师伐罪,徐国最终被吴国灭掉。

徐氏鼎上的提到的“文子”,即《文子》一书的作者。同时,他还是吴、越争霸时期的名臣范蠡的老师,范蠡将他称为“计然”。《范子计然》之《计然传》上说:“计然者,蔡丘濮上人,姓辛氏,名文子。”

《文子》为文子所著。文子,姓文,尊称子,其名字及籍贯已不可确考。《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条文下只注明: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班固所注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但班固所注的后半部分,是错误的——他将与文子对话的“平王”看成了“周平王”,从时间上分析是明显是不对的。北魏李暹作《文子注》,传曰:姓辛,葵丘濮上人,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宋人南谷子杜道坚《通玄真经缵义序》则据此得出结论:文子,晋之公孙,姓辛氏,名钘,字计然,文子某号,家睢葵丘,属宋地,一称宋钘,师老子学,早闻大道,著书十有二篇,曰《文子》。

总之,文子是老子的弟子无疑。王充曾称: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对文子极其推崇。文子学道早通,游学于楚。楚平王白公胜曾向他询问微言。后文子又游学到齐国,把道家兼融仁义礼的思想带到齐国,彭蒙、田骈、慎到、环渊等皆为其后学,形成齐国的黄老之学。后来文子又到南方的吴越游历,隐居在吴兴馀英禺山,不知所终,或云成仙而去。

比文子稍晚一些的老子的弟子还有左慈、于吉等人。可惜白发仙翁于吉最后被江东的“小霸王”孙策所杀。

                                            2012年9月24日

我喜欢文子 <wbr> <wbr>(安徽)徐而缓
    【注:上面的大篆文字为:“师君晟文子,性命天地司。”中间的一个字为“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