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乌纱帽和红绣鞋
(2012-07-25 21:12:03)
标签:
文化 |
分类: 大家过招 |
徽商不仅注意自身内部的团结,发挥群体力量,而且还重视同官府中的徽州籍官员以及经商地官府和地方势力打交道,徽商在经营盐业的过程中,为了取得垄断地位,甚至不惜和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交往。歙县的大盐商江春在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不惜斥重金予以接待,他先后为朝廷平定金川叛乱、修治黄河、救济水灾等捐款总计1120余万两,深得乾隆皇帝的欢心,1785
年,江春被乾隆邀请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千叟宴,成为“以布衣上交天子”的第一人,后来他更被乾隆皇帝授予正一品光禄大夫的头衔,享尽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徽商结交官府达到登峰造极地步的还有绩溪徽商胡雪岩。这位被称为“红顶商人”不仅广交官府,操纵商场,活跃洋行,而且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军和左宗棠平定阿古柏叛乱、收回新疆主权捐款捐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至于一般的捐官,在徽商中可谓是比比皆是。所以,人们说徽商有两个爱好,即乌纱帽和红绣鞋。乌纱帽指的是官,红绣鞋指的是女人。
徽商还附庸风雅,广泛结交和攀附经商地的文人学士,和他们彼此唱和。所以明朝有人说,江南地区的文人见到徽商,就象蚊子见到血一样;而徽商见到文人,同样也和蚊子见到血一样。蝇营狗苟,无奈他何。
我们说徽商的公关艺术,特别是和官府甚至皇帝打交道的艺术,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更多是消极的一面。徽商的攀附和结交,无非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这是商人的本性使然。汪道昆说得好,徽商贾而好儒,是互相为用的,“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夫人毕事儒不效,则驰贾而张儒;既厕身享其利矣,及为子孙计,宁驰贾而张儒。一驰一张,迭相为用。”
结交官府,获得某种商品的垄断经营权利,这是封建社会时代的局限。因此,我们今天在学习和借鉴徽商成功的公关经验时,千万要汲取其结交官府、盘剥顾客、获取暴利的教训。我们鼓励合法经营、诚信为本,提倡积极的公共关系,反对消极的拉关系、媚权势、走门路。
前段时间有人说,“当官要效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里,我要说,“当官休效曾国藩,经商莫学胡雪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