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2012-05-03 01:40:44)
标签:

转载

分类: 大家过招



 

更新:这又是啥字?

==================================================================================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公布答案——朱,这是一棵树,中间的点表示这棵树是红心的。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这个字是灾字,洪水是先秦时期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大雨倾盆,河流泛滥,在缺乏大型土木建筑,木有广厦千万间的岁月里。百姓受苦,苦不堪言。人们把这种恶果称之为灾。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公布答案——“喿”,品在木上,一堆鸟在树上开嘴叫,很会意,俗作“噪”,口字为另加的部首,说文:鸟群鸣。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公布答案——争。这是上一只手和下一只手在争夺一个曲形的东西,两手相争,互不相让。怎么样?是不是很形象。猜对了吗?希望我们的生活中能多一些和谐,少一些争斗。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公布答案——至。这是一支箭,射在地上的样子,表示“到”、“到达”的涵义。后世,又被引申为“达到顶点”的意思。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公布答案——责,上从束,下为贝。有人认为上面的“束”是一种工具,用来打开生贝以便取肉。也有专家认为这个束是用来作音符的,就是说责这个字应该和束的发音相同。不过,后来责的本义逐渐引申为索求、讨债及责任。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公布答案——再。《说文》中解释说:“一举而二也。从冓省。”“冓”是“构”的初文,甲骨文字形,,象两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因此再的本义是第二次。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公布答案:遂。甲骨文遂字中的会意应该是将野兽或者家畜赶进一条隧道。隧道前窄后宽,野兽进入隧道会一直前行,直至到了最窄的地方被卡住而不能动弹,只好束手就擒。因此,遂的本义:野兽或家畜因为进入隧道或巷道而被捕获。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公布答案——自。许多博友都看出来了,这个字看起来像是人的鼻子。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屬皆从自。”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上一只手和下一只手在争夺一个曲形的东西,两手相争互不相让,所以这个字即“争”。发展到金文时期,也是上一只手和下一只手在争夺一件像耕田的犁犋一样的东西。小篆时期则是两只手在争夺一条像弯曲的木棍一样的东西。尽管这三种形体所争的东西不一样,但都有两只手在争夺的意思。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这是甲骨文的族字,作旌旗下又一支箭之形,表示在同一旗帜下的战斗单位之意。古代的军队组织最初以血族为单位,同一血族的人居住于同一区域,平日协力生产,战时共同御敌,荣辱与共。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这是卒字,是由很多甲片缝合起来的衣服之状,有时候字形也作连缀的甲片之间有小点(如图所示),可能表示装饰兼实用的小铜泡,或者甲片上的缝线小洞。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公布答案——占。甲骨的占卜,是利用火灼烧龟甲或者兽骨使破裂成纹,从而以骨上呈现兆纹的角度作为判断吉凶的卜问方法。这个占字,即作骨上兆纹的形状及一张嘴之形,表示以兆纹呈现神灵意见之意。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这正是那个颇有气势的“朕”字,在甲骨文时代,这个字作两手拿着工具在船体上工作之状。《考工记.函人》中朕字又缝隙的意义,很可能朕字就是表现弥补船板之间的接缝,后来才被借用为第一人称。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今天的字就是要迎着风才有感觉呵,迎着风追逐着前面的小猪——这是一个逐字。不过,古人写这个字还是比较随意的,上面的动物可以是猪,也可以是鹿或者狗,总之是“逐”的动作就对了。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公布答案,是一个彘字,一支箭奔向一头猪,看现在的彘字,也是如此。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是“只”字,这像是古人在言说他们抓鸟的方式——用不着弓箭、也用不着陷阱和兽网,单单用两只手就能抓到了,后来这个字被转注成了计算单位。当然,徒手抓到鸟在现在似乎有些不可能了,大概古代鸟儿很多,也比较笨拙一点吧!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折断的“折”字,字的右边是一把厉斧,将左边的树木横截成两段,十分形象,仿佛让人都能听见树木折断的咔嚓声。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中间的“相”字,从部首来看,现在的字与之差别不大,是用眼睛检验一棵树的适用性之状。第一个字,是“析”字,与折字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是横着劈树木,即分析;第三个字似乎最难,其实是一棵长满了树叶的树,那何树那么重要,需要造字呢?自然是“桑”。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发答案了——“铸”,这字很动感,就是两只手正拿着装满金属熔液容器,倾倒在做好的“范”里面,这就是铸造最关键的一道工序。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呵呵,大家争论的焦点好像都在“川”和“州”之间,不过,这个字是“州”,川字只有水流,而没有中间的小岛。

[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Z)——更新中 

 

今天说的两个字与甲骨文稍有些远,应算作金文。左右两字都是大步向前疾走的人,不过和左边的比,右边的字底下多了些符号。这符号是什么?答案是:脚印。“走”的时候,只有一个脚印;“奔”的时候,就有了三个脚印,也许就是一步当三步的狂奔吧!因此,左为“走”字,右为“奔”字。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