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学习甲骨文系列(Q)——更新中

标签:
转载 |
分类: 大家过招 |
更新:这又是啥字?
==================================================================================
“泉”字,像一股清泉从地下涌出的样子,因此,它才能如此之飘逸!
今天要举一反三的字,都跟水有关系。第一个字,现在不常用:彔,是汲水的辘轳的样子;第二个字,看起来像是没有写完的山字,其实不是,河川两旁的台地,因而是“丘”字;第三个字,是一个金文,跟今天猜的字很有渊源,是泉水涌出之水源的意思,被假借为平原的“原”。
公布答案——啬,其上为两棵穗子下垂的小麦,下面是田地,田中长着已经成熟的小麦。表明要收割了,此字的本义是收割庄稼。
公布答案了——企。人下有止(脚),跟如今的构成一样。下部的这个脚,还有抬起脚后跟的样子,所以许慎认为“企”的本义为“踮起脚后跟”。踮起脚后跟这个动作,意味着企盼,因此此字后来被引申为盼望、赶上的意思。
公布答案,这三条线表示的是飘在空中的云气,因而此字为“气”字。到了楷书的时候,气字下面多了一个米字的部首,表示馈赠之意。简化时,这个字又回到了甲骨文原初的样子。
公布答案——器。答案一公布,相信大家都恍然大悟了,从字形上看,几千年来变化不大——犬周围有四张嘴,可能表现犬善吠,有禁戒外来异物的器用。
公布答案——庆。这个字描绘的是什么场景呢?说出来兴许有些残忍,它与古代的一种兽:廌有关。也许古人认为这种兽的心脏可药用或作为美食,得之则可庆祝之,所以此字的甲骨文以廌和心会意。
答案是:丘,像两座自然形成的小土丘。
这是一个言简意赅、聪明利落的造字——妾,用一把墨刑雕刀和一名象形女子直接结合起来,来表达脸上黥字充作劳役的可怜妇女。
发答案——这个字是跪坐女子在用手整理发型之状。在古代,女子要成年,当了妻子之后才梳发,所以这个字是——妻。
公布答案——卿,会意字,中间是盛满食物的食器,面对面跪跽着两个相向就食的人,本义设席待客、聚餐。常请一些智者谋士来吃饭,席间听取高见,对于国家来说叫“客卿”,秦国正因大量使用客卿才繁荣起来。后来,本国大臣也叫卿,相当于今天省部级以上的干部,成为制度。
“卿”当官名和称呼后,请人吃饭喝酒的意思便另外造了一个字来代替,这就是“飨”,繁体写作“饗”,——“卿”实际上就是“饗”的本字。今天的飨字用得比较灵活,不但指用酒肉款待客人,而且还可以指用精神情感方面的大餐来招待,比如:以以飨读者等。
经常能凑到一起吃饭的应该是空间距离最近的,可以是一个氏族的内部成员,或者几个相临的村寨的人,这便是由“卿”演变而来的“郷”字简化为“乡”的原因。此外,还有一个字也与这个甲骨文有关系,即“响”字,用美食招待那是“饗”,用音乐招待便是“響”,后简化为“响”。
说到卿,有两个字不得不说,一个是即,一个是既。先说即,如图,像一个人跪在盛满食物的食器旁,面朝食物。他要干什么呢?自然是吃饭,因此“即”的本义就是“俯身就食”。换言之,吃饭的动作即将发生,所以“即”又引申为走近、靠近、马上、立刻的意思。
再来说说“既”,如今这个字的含义是“已经”,或者表示动作完成了,属于“完成时”。这从其甲骨文写法中也能看出,如图,描绘了一个背对食器而张大嘴跪着的人,一副吃饱喝足、打着饱嗝想离开的样子,与“将来时”的“即”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今天变幻一下花样,这3个字连缀起来,是前几年比较流行的一部电视剧的名字。这个提示应该够明显的了。不过,说明一下,第三个字是金文。答案——就是寻秦记。重点说说中间这个秦字吧,这是双手持杵,扑打禾以精致谷粒的过程。
答案:弃。很多人都猜得八九不离十,画面描述的内容再清楚不过了,是双手拿着簸箕把带血水的初生小儿粗暴倒出去的写生图。再生活物资不丰、医学不发达的初民生存的世界中,用这种方式处置有缺憾或者有困难养不活的小儿,的确是让人触目惊心,觉得残忍和酸楚。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只手在摆弄窗户,不过却不是窗户,而是户门。正在进行的动作也不是关闭,而是开启,因而是“启”字。这个字可是货真价实的写实主义,看到这个字的瞬间,仿佛还能听到被手推开的户门发出“嘎吱”一声响。
总有人问,为什么你发的甲骨文与我查到的不一样?答案很简单:率性而为的古人有时会按自己的习惯来写。如之前发的“逐”,追赶的可以是各种动物。还有“啓”,户门到底是朝左还是朝右开呢?看图中从不同甲骨上拓下来甲骨文,会发现甲骨文并非整齐划一。
图中从左到右分别是“啓”字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对比一下,它的发展脉络还是很清楚的,看如今的写法,不管是“啓”,还是“启”,都能找到原初的依据。
发答案了,“寝”字!作屋中有一把扫帚之状。因为古时的房子较小,通常都在屋中烧食,因而睡卧的地点都要用扫帚加以打扫,否则会脏污衣物。因而,这个字即是“寝”字!
这些字都有与“寝”一部分类似的屋顶状“部首”,这个部首代表房屋。第一个字,房屋有出入口,即屋子所向的意思,即“向”字;第二个字,房屋之下有多隔间的高级建筑,自然就是“宫”;第三个字,是一个手持火把在屋子里搜寻的人,借指老人,即“叟”。甲骨文的叟字,象人在室内手持火把照明,表示搜索、寻找的意思。所以,叟的本义为搜索、寻找。此字后来借用为指老人,也许是因为只有经验丰富的老人才敢在低矮的茅草屋里举起火把搜寻吧,不过,后来又另造了“搜”字表示它的本义。
这个字是一种记忆,却又能看出来古人的质朴。上方是一只吃庄稼的虫子,下面是熊熊燃烧的火苗,这极可能是作物成熟季节以火驱赶虫子的远古记忆,也是很有重量感和生活质感的一个记忆。所以,这个可爱的字便是代表充斥着这种记忆的季节——“秋”。到小篆的时候,秋字就演变成了火烧禾叶的样子,其实跟甲骨文表达的含义差不多,也跟现在的秋没什么两样了。
秋的眼是“瞅”,秋的心是“愁”。漫山红叶瞅一瞅,梳理心田解心愁。
公布答案——取!有猜银杏叶,也有猜斧子的,不过还真不是它们,而是一只血淋淋的耳朵正被手抓着的场景。在古代战争中,获取敌人的首级被用来炫耀杀敌之功,头颅过重不便携带,一些不重要的敌人就截取左耳作为杀敌的信物。杀死敌人后,不顾危险与麻烦割下带着,不用说是为了领赏,也是为了定功论爵。
是一个“犬”字,这是古人眼中可爱的小狗,看上去还是一只高兴的小狗,尾巴还在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