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女儿会"(安徽 徐而缓)

标签:
恩施湖北女儿会龙船调安徽徐而缓旅游娱乐 |
分类: 走南闯北 |
女:正月里是新年(哪衣哟喂),妹娃儿去拜年(哪喂),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阳雀叫(哇)八哥鹦(en)(哪)哥,八哥鹦(en)(哪)哥!(白)妹娃儿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
男(白):我就来推你嘛!
女:艄公你把舵扳呐!
男:妹娃儿请上(呵)船!
众:哦呵喂呀左哦呵喂呀左!
男:把妹娃儿推过河(哟喂)!
女:三月里是清明(哪衣哟喂),妹娃儿去探亲(哪喂),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阳雀叫(哇)八哥鹦(en)(哪)哥,八哥鹦(en)(哪)哥!(白)妹娃儿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
男(白):还是我来推你嘛!
女:艄公你把舵扳呐!
男:妹娃儿请上(呵)船!
(众):哦呵喂呀左哦呵喂呀左!
男:把妹娃儿推过河(哟喂)!
据说,采莲船(也叫“彩龙船”)由纸糊篾扎,造型为四角飞檐的顶篷,有四只圆形彩柱架在船身上,船身绘着鱼或龙的图样。采莲船用绸子系在四柱中间“坐”着(实则为站)的姑娘身上,船的两旁各扶着一个“陪妹儿”,桡夫子(艄翁)前后左右划桨,船后跟着手持蒲扇、两耳夸张地挂着红辣椒或大爆竹(耳环)的“媒婆”踩着锣鼓点子翩翩起舞,似船儿在水中划走。表演时,艄翁以粗犷的嗓音领唱,余者和之,“媒婆”跟着船儿合着锣鼓风趣地扭着十字步。采莲船的唱腔各地大同小异。
1957年3月,散发着土家泥土芳香的龙船调首次登入北京大雅之堂,引起全国哄动,随后被传唱到日本。1962年被收入《中国民歌大联唱》一书。经过艺术加工的《龙船调》,第一个特点是通俗洗炼,以浅平质朴的词句成功地塑造出少妇和艄公两个艺术形象;第二个特点是衬词特别多,体现了土家族民歌的艺术特点;第三个特点是衬词中保留着汉字记土家语的句子,更凸显了这首民歌做为土家族民歌的特征。龙船调的音乐独具特色,具有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较宽、节奏较自由、腔调高亢婉转、优美动听、抒情性强等特点。如今流行于世的龙船调歌词,仅是艺术加工的一种歌词,当地山民在划彩龙船时所唱的歌词,浩如烟海,演唱中依所到之处的主人和事物依曲编词,变化万千。
恩施是一块多情的土地,土家族是一个浪漫开放的民族。住的浪漫,吃的浪漫,爱的浪漫,恨的浪漫,连死了都浪漫一把。
男:喝你一口茶呀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爹妈(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爹妈(噻)已经八十八。
男:喝你二口茶呀问你二句话,你的那个哥嫂(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哥嫂(噻)已经分了家。
男:喝你三口茶呀问你三句话,你的那个姐姐(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姐姐(噻)已经出了嫁。
男:喝你四口茶呀问你四句话,你的那个妹妹(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妹妹(噻)已经上学哒。
男:喝你五口茶呀问你五句话,你的那个弟弟(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弟弟(噻)还是个奶娃娃。
男:喝你六口茶呀问你六句话,眼前这个妹子(噻)今年有多大?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来这多话,眼前这个妹子(噻)今年一十八。
女:呦耶呦耶呓呦呦耶,眼前这个妹子(噻)今年一十八(耶)。
走进恩施,向陈涓请教,才知道她演唱的《七口茶》属于恩施民歌。而民间版的这支恩施民歌,原本叫《六口茶》。而且,歌词更粗糙、更原生态,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男:喝你七口茶呀问你七句话,今年那个过年噻把你娶回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你要娶回这个妹子噻,小心你脑袋开了花!
--这样的民歌,实际上来自“女儿会”--女儿会是有土家族的“情人节”。“女儿会”是恩施特有的民俗。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些天,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届时,以年轻姑娘为主,也有已婚妇女前往参加,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意中人或与旧情人约会,畅诉衷情。参加女儿会时,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习惯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层层都能被人看见,谓之“亮折子”或俗称“三滴水”,并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银首饰。
女儿会这天,姑娘们把用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稳稳当当地坐在倒放的背篓上,等待意中人来买东西。小伙子则在肩上斜挎一只背篓,形如漫不经心的游子,在姑娘面前搭讪,双方话语融洽,机缘相投时,就到街外的丛林中去赶“女儿会”,通过女问男答的对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终身。
女儿会时,人们唱着《龙船调》,醉在清江上,看着“黄四姐”,跳着“摆手舞”、“铜铃舞”,听着《比兹卡》、肉连响、《夷水丽川》,或者,看着南戏、堂戏、灯戏、傩戏、柳子戏,沉醉在山歌情歌的海洋里,沉醉在手舞、足舞的舞蹈中。这样的日子,恩施人情深似海;这样的日子,土家人身上翻滚着情欲的波浪。
恩施是巴文化的策源地,民族文化艺术十分丰富。史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巴人踏蹄,伐鼓祭祀”,这是土家族先民——巴人征战、祭祀中文化艺术活动的纪实。这些艺术活动传承至今,就形成了“无事不歌舞”的民族风俗文化。被誉为“历史悠久的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
,已成为传统文化精品,成为恩施市民俗节庆中的盛会。
相传,土家“女儿会”源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雍正13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女儿会”被禁止。辛亥革命后,“女儿会”又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恩施州年年都要举办展示民族风情的盛大女儿会,使其成为了恩施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令山外人心动目眩的艺术奇葩。通过喜庆繁华而又朴素典雅的“女儿会”,能让人感受远古巴人真、善、美的脉搏与灵魂,看到土家人追求幸福、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汇处。这儿最著名的,当然是八百里清江。清江,人称“世界上最清的江”。在这条神奇的河流两岸,生活着一个特殊的民族:土家族。他们世世代代在这条河上放排、打鱼、钓鱼,直到今天,“清江闯滩”依然是我们到恩施之后,不可不玩的一道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