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家"女儿会"(安徽  徐而缓)

(2011-05-15 08:30:09)
标签:

恩施

湖北

女儿会

龙船调

安徽

徐而缓

旅游

娱乐

分类: 走南闯北
                 土家“女儿会”

                                    安徽  徐而缓

    今天中午抵湖北恩施。第一次到恩施,不免先学习、先取经。扑面而来的,是民歌《黄四姐》---

    【女】:你初一来不来嘛?

    【男】:初一我不来呀。

    【女】:你初二来不来嘛?

    【男】:初二也不来。

    【女】:那你几时来嘛?

    【男】:今天不得空,明天要砍柴,后天才到幺妹儿家里来。

    《黄四姐》是源于思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的一首极具土家风情的原生态民歌。她最初源于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与《龙船调》一样,表现的是土家人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执着追求与热烈向往。

    恩施吸引我们眼球的,有土家族的“情人节”----女儿会。同时,八百里清江八百里歌,吸引我们到恩施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这里的《龙船调》:

女:正月里是新年(哪衣哟喂),妹娃儿去拜年(哪喂),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阳雀叫(哇)八哥鹦(en)(哪)哥,八哥鹦(en)(哪)哥(白)妹娃儿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

男(白):我就来推你嘛!

女:艄公你把舵扳呐!

男:妹娃儿请上(呵)船!

众:哦呵喂呀左哦呵喂呀左!

男:把妹娃儿推过河(哟喂)!

女:三月里是清明(哪衣哟喂),妹娃儿去探亲(哪喂),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阳雀叫(哇)八哥鹦(en)(哪)哥,八哥鹦(en)(哪)哥!(白)妹娃儿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

男(白):还是我来推你嘛!

女:艄公你把舵扳呐!

男:妹娃儿请上(呵)船!

(众):哦呵喂呀左哦呵喂呀左!

男:把妹娃儿推过河(哟喂)!
    
这首歌由宋大姐唱响中国,但其发源地,却是湖北恩施。龙船调,原名种瓜调,是生产风俗歌,后经演化而成为划彩龙船的一种唱腔,流行于鄂、喻交界地带的利川、咸丰、黔江、石柱等县(市),因其从湖北利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故音乐界将龙船调定为湖北民歌。龙船调是中国最优秀的民歌之一,也是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据说,采莲船(也叫“彩龙船”)由纸糊篾扎,造型为四角飞檐的顶篷,有四只圆形彩柱架在船身上,船身绘着鱼或龙的图样。采莲船用绸子系在四柱中间着(实则为站)的姑娘身上,船的两旁各扶着一个陪妹儿,桡夫子(艄翁)前后左右划桨,船后跟着手持蒲扇、两耳夸张地挂着红辣椒或大爆竹(耳环)的媒婆踩着锣鼓点子翩翩起舞,似船儿在水中划走。表演时,艄翁以粗犷的嗓音领唱,余者和之,媒婆跟着船儿合着锣鼓风趣地扭着十字步。采莲船的唱腔各地大同小异。

19573月,散发着土家泥土芳香的龙船调首次登入北京大雅之堂,引起全国哄动,随后被传唱到日本。1962年被收入《中国民歌大联唱》一书。经过艺术加工的《龙船调》,第一个特点是通俗洗炼,以浅平质朴的词句成功地塑造出少妇和艄公两个艺术形象;第二个特点是衬词特别多,体现了土家族民歌的艺术特点;第三个特点是衬词中保留着汉字记土家语的句子,更凸显了这首民歌做为土家族民歌的特征。龙船调的音乐独具特色,具有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较宽、节奏较自由、腔调高亢婉转、优美动听、抒情性强等特点。如今流行于世的龙船调歌词,仅是艺术加工的一种歌词,当地山民在划彩龙船时所唱的歌词,浩如烟海,演唱中依所到之处的主人和事物依曲编词,变化万千。

  恩施是一块多情的土地,土家族是一个浪漫开放的民族。住的浪漫,吃的浪漫,爱的浪漫,恨的浪漫,连死了都浪漫一把。

    刚下飞机,在恩施机场看到一幅恩施地图,忽然想起一个人:陈涓。记忆中觉得陈涓是湖北人。打电话过去,才知道她生于湖北宜昌。当年,陈涓在我们《曲苑杂坛》演唱《七口茶》时,我们被她一侧身是男声、男身,再一侧身又变成了女声、女身的歌声和装束所吸引。她唱的《七口茶》,大胆泼辣,深情而且细腻,充分体现了土家儿女的浪漫。歌词如下:

男:喝你一口茶呀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爹妈(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爹妈(噻)已经八十八。

男:喝你二口茶呀问你二句话,你的那个哥嫂(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哥嫂(噻)已经分了家。

男:喝你三口茶呀问你三句话,你的那个姐姐(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姐姐(噻)已经出了嫁。

男:喝你四口茶呀问你四句话,你的那个妹妹(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妹妹(噻)已经上学哒。

男:喝你五口茶呀问你五句话,你的那个弟弟(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来这多话,我的那个弟弟(噻)还是个奶娃娃。

男:喝你六口茶呀问你六句话,眼前这个妹子(噻)今年有多大?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来这多话,眼前这个妹子(噻)今年一十八。

女:呦耶呦耶呓呦呦耶,眼前这个妹子(噻)今年一十八(耶)。

走进恩施,向陈涓请教,才知道她演唱的《七口茶》属于恩施民歌。而民间版的这支恩施民歌,原本叫《六口茶》。而且,歌词更粗糙、更原生态,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男:喝你七口茶呀问你七句话,今年那个过年噻把你娶回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你要娶回这个妹子噻,小心你脑袋开了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样的民歌,实际上来自“女儿会”--女儿会是有土家族的“情人节”。“女儿会”是恩施特有的民俗。一般每年的农历77日至12日这些天,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届时,以年轻姑娘为主,也有已婚妇女前往参加,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意中人或与旧情人约会,畅诉衷情。参加女儿会时,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习惯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层层都能被人看见,谓之亮折子或俗称三滴水,并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银首饰。

女儿会这天,姑娘们把用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稳稳当当地坐在倒放的背篓上,等待意中人来买东西。小伙子则在肩上斜挎一只背篓,形如漫不经心的游子,在姑娘面前搭讪,双方话语融洽,机缘相投时,就到街外的丛林中去赶女儿会,通过女问男答的对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终身。

女儿会时,人们唱着《龙船调》,醉在清江上,看着“黄四姐”,跳着“摆手舞”、“铜铃舞”,听着《比兹卡》、肉连响、《夷水丽川》,或者,看着南戏、堂戏、灯戏、傩戏、柳子戏,沉醉在山歌情歌的海洋里,沉醉在手舞、足舞的舞蹈中。这样的日子,恩施人情深似海;这样的日子,土家人身上翻滚着情欲的波浪。

恩施是巴文化的策源地,民族文化艺术十分丰富。史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巴人踏蹄,伐鼓祭祀”,这是土家族先民——巴人征战、祭祀中文化艺术活动的纪实。这些艺术活动传承至今,就形成了“无事不歌舞”的民族风俗文化。被誉为“历史悠久的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 ,已成为传统文化精品,成为恩施市民俗节庆中的盛会。  

相传,土家女儿会源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雍正13(1735),实行改土归流女儿会被禁止。辛亥革命后,女儿会又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恩施州年年都要举办展示民族风情的盛大女儿会,使其成为了恩施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令山外人心动目眩的艺术奇葩。通过喜庆繁华而又朴素典雅的女儿会,能让人感受远古巴人真、善、美的脉搏与灵魂,看到土家人追求幸福、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汇处。这儿最著名的,当然是八百里清江。清江,人称“世界上最清的江”。在这条神奇的河流两岸,生活着一个特殊的民族:土家族。他们世世代代在这条河上放排、打鱼、钓鱼,直到今天,“清江闯滩”依然是我们到恩施之后,不可不玩的一道美景。

    与清江闯滩相比,国家4A风景区神农溪漂流又是另一番景象了。神农溪那古老而浪漫的纤夫文化,那青山常青,碧水长流的世外桃源,吸引了千万业界朋友,醉迷了多少中外游人,真是美仑美奂,自然天成。纵横于群山之间的清江,或咆哮奔腾、或喷珠溅玉,当它流淌到天下第一洞:“腾龙洞”时,猛然跌入龙口,形成了卧龙吞江、巨龙腾飞的磅礴气势。可以说,恩施“腾龙洞”是当仁不让的“亚洲洞穴之最”,属于世界特大溶洞之列。

    前不久发“恩施大峡谷”,属于国家天然AAAAA级景区,许多中外游客慕名前来参观,这儿的悬崖绝壁,竟然完全是90度垂直,最高的悬崖达到 2300---这样的高度,堪称中国一绝、世界一绝!

    --这样的好地方,在今日中国已经不多了。所以,徐而缓要认认真真地告诉你:不到恩施去看一看,你就不是真正的背包客!

                                  2011年5月14-15日  湖北恩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