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突厥”及突厥语(安徽  徐而缓 )

(2011-02-24 22:19:22)
标签:

突厥

安徽

徐而缓

旅游

分类: 原野牧歌

“突厥”及突厥语

                 安徽  徐而缓 

我这几天在看古突厥语,明白了突厥人与今天的伊斯兰教之间的关系。历史上,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塔塔尔、撒拉、裕固、蒙古等民族,都曾经说过突厥语。基中,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塔塔尔族都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教派。而裕固族信喇嘛教,属于格鲁教派。土瓦族属于蒙古族的分支,他们信喇嘛教,但仍然保受萨满教的影响。

历史上,和突厥有关的北方人民族包括:匈奴(胡人)、月氏()柔然、丁零(丁令)、乌孙、敕勒,但受历史条件的影响,这些民族虽然语言,但都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冯承钧先生曾说:“高车……其语言为一种突厥语”。美国的W.M.麦高文(Mc Govern)认为,高车人和突厥人所说的都是一种较古的突厥语。

突厥的族源是突人自己的记述。唐开元23年(公元735年),立于蒙古鄂尔浑河流域和硕柴达木湖畔的《毗伽可汉碑》和《阙特勤碑》,都是用古代突厥文刻写的。这两块碑在1889年被发现。碑文中记载:“九姓乌古斯人,本是我自己的人民”。乌古斯人是铁勒族的主要组成之一。突厥既然与乌古斯都是自己的人民,那么,突厥也应该是铁勒的组成族系中的一支。

在我国的秦汉时期,铁勒的先世被称之为“丁零”(丁令)。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之为敕勒。当时,铁勒分布在大漠南北,东起今贝加尔湖,西至今中亚的辽阔地区。共分九个区,四十多个部落。

“突厥”一词最早见于我国汉文史籍《周书》卷27《宇文测传》:西魏大统八年(公元542年)以前,当每年河水结冰后,突厥便来侵略西魏北部边界地区。据此可知,突厥的兴起当在公元6世纪中叶。其最早的发源地在准噶尔盆地以北,约在今叶尼塞河上游,是以狼为图腾的部落。后来,突厥人由叶尼塞河上游迁到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北山(今博格多山)。

公元5世纪中叶,柔然人征服了高昌,突厥人被近迁到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沦为柔然奴隶主的“锻奴”。从突厥人在漠北鄂尔浑河流域留下的石刻碑文中来看,突厥人把自己称为“TÜrk---可见,“突厥”是汉文的音译。

突厥人主要从事畜牧业,过着“随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他们住毡帐,食肉饮酪,衣裘褐,披发左衽,善骑射。

公元546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吞并了铁勒各部五万余户,从此以后,突厥的力量得到巩固和加强。

公元552年,土门发兵漠北,大败柔然。从此,突厥在我国北方以漠北为中心,建立了一个突厥政权----突厥汗国。其辖境辽阔,东到辽海,西至里海,南抵阿姆河,北到贝加尔湖,可汗的汉庭(牙帐)设在于都斤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东支)。这个地区是突厥诸族尊崇的圣山。

公元583年,突厥正式分裂为东西二部。东突厥仍以蒙古高原为中心。

公元630年,在唐朝军队的沉重打击下,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政权灭亡。其民众逃向西域,或投降薛延陀,另有近万户突厥人迁居到长安。突厥的许多部众被安置在河套以南的幽州至灵州(今北京市至宁夏灵武县)一带。此后约五十年间,东突厥统一于唐朝中央政权。

西突厥在射匮可汗(?--615618年)和统叶护可汗(?-628630年)时期政权实力最为强大,中亚一带及中国西域地区都受他们统治。当时西突厥的边界西面到达乌浒河(今阿姆河),北抵铁门。西突厥有十个大的部落,他们位于碎叶川(今中亚楚河)以东的左厢咄陆五部和碎叶川以西的右厢弩失毕五部,通称为十姓,又称“十箭”。

 “突厥”及突厥语(安徽 <wbr> <wbr>徐而缓 <wbr>)

“突厥”及突厥语(安徽 <wbr> <wbr>徐而缓 <wbr>)

“突厥”及突厥语(安徽 <wbr> <wbr>徐而缓 <wbr>)

“突厥”及突厥语(安徽 <wbr> <wbr>徐而缓 <wb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