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而缓领你读《西游记》之----人生要做唐僧(安徽 徐而缓)

标签:
安徽徐而缓解读西游记文化 |
分类: 大家过招 |
徐而缓领你读《西游记》之----
有人说:你徐而缓是个怪人!人生的目的怎么会是要做个唐僧呢?从来没听说过!”呵呵,你这个呆子,还是听我一一讲来吧。
人生,应该分成五步走:
第一步,你先做个“猪八戒”;第二步,你才能做个“沙和尚”;第三步,修炼得差不多了,你姑且做成了“白龙马”,第四步,经过一路坎坷内修,你也许能做成“孙悟空”---做成孙悟空,你已经很不简单了。不过,人生要想更上一层楼,你还得经过第五步,经过更高层次的内外兼修,你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做成一个“唐僧”。
这五步,有人一步就能到位,直接成为“唐僧”---那是爹妈好、天生的,我们姑且不论。但更多的人,只能从第一步走起,慢慢来,逐渐学习,慢慢提高,最后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人生。
想从“猪八戒”,熬到“唐僧”,那得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很不容易的。
人们大多将《西游记》当作“小人书”来看。其实,那是对《西游记》的误解。《西游记》是一本老少咸宜、童叟不歁的好书。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因为如此,它才能经历这么多年,位忝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说实话,几百年来,也许只有我徐而缓一人,才真正读懂了《西游记》。仅仅从人物设计上来看,这部小说就与其它小说完全不同。
第一:徐而缓认为,《西游记》这部小说,帮我们将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了五大类型的归类,即:1、猪八戒类;2、沙和尚类;3、白龙马类;4、孙悟空类;5、唐僧类。
这五类人,基本上囊括了我们所能看到的各种人。我们不妨做个游戏:请您闭上眼睛、想一想----您属于这五种类型中的哪一类呢?
第二:按照徐而缓的第二种理解,吴承恩写这几个角色,其实就是不同时期的同一个人,只不过,他们以不同的面孔出现而已。
看《西游记》看到第一层,看出人分五种的,应该不在少数---您看出来了吗?但看《西游记》能看到第二层:五个角色合为一人的,看到这个层面上的人,古往今来,应该只有我徐而缓一个人吧。为什么徐而缓能看出来呢?呵呵,因为,我喜欢《西游记》,我是专门研究《西游记》的哦。
年轻时,你轻狂,如八戒;后来,学习了,成了沙僧;再后来,你成了异性心目中的白龙马,可以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再后来,你的本事更大了,成了孙悟空---这时的你像孙悟空一样,手上一根金光棒,可以一个筯斗十万八千里。这时的你,到了人生的一个相当高的境界了,可以为所欲为、无所不能。但这时的“你”(孙悟空)是需要约束的,所以,孙悟空的头上,要带个紧箍咒。
不过,到了“孙悟空”的这层境界,才是人生的第四个境界。这样还是不够的,还要经过一番历练,才也可能成为唐僧,才能成为众生眼中大智若愚、傻乎乎的、市场上最抢手、最需要的“唐僧”。到了“唐僧”这个境界,才算是知识渊博、容颜不老,才能做到面和心善、气定神闲;才能做到无忧无虑、无欲则刚,才能做到不劳而获、无往而不胜。到了“唐僧”这个境界,自然而然就有人给你送来“白龙马”、宝马之类,你需要什么助手,上级领导就会给你配什么助手,包括男、女秘书。碰见什么困难,你也不用亲自动手了,甚至连动动口都没有那个必要,因为,什么事情都有人替你去搞掂。
唐僧没有对手,他的对手,是他自己。他只与自己做斗争。别人说的女人,即所谓的“色”,其实只是强加给他的一个念想而已。那种人眼里的唐僧,只是属于唐僧的“弱质阶段”。“弱质阶段”就是蝉的初级阶段,那时的蝉,身体还不硬朗,要到“金蝉子”阶段,唐僧才真正成其为“唐僧”。不是说唐僧就不需要女人了,唐僧也需要女人,但他不用挂在嘴上说,只要脑子里想一想,就有女人愿意来与他同体、双修。唐僧从来不缺少异性。
从这个角度上说,世上,真和尚多,假和尚少。因为,有许多女人愿意与和尚睡觉。
有人肯定要说了:“唐僧,有什么做头?”是啊,说这话的朋友,你们不妨想一想:天上、地上、水中,甚至地下,哪路神仙、妖魔鬼怪,不是为唐僧活着呢?唐僧出了事,动不动就惊动了玉皇大帝,连出世的观音菩萨、如来佛祖们,也会为了一个唐僧而劳心劳力。做人也好,做仙也罢,能做到那个份上,不也是一大美谈吗?
人生不是谁都能做成唐僧的。你在哪个阶段,就要想哪个阶段的事、就要做哪个阶段的自己,这样,就是最好的。就像唐僧,在没有成功以前,他也只能骑马。他不能命令白龙马、孙悟空、猪八戒或者沙僧,把自己带着飞起来,一下子就飞到西天。吴承恩的这种写法,是古往今来最超现实,又最贴近现实的写法,这种写法是有其寓意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本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也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