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贲将军”余程万与“小说大家”张恨水(徐而缓)

(2010-09-04 15:58:52)
标签:

虎贲

将军

余程万

张恨水

徐而缓

军事

分类: 最后的茅屋

             “虎贲将军”余程万与“小说大家”张恨水

                                   安徽  徐而缓

    说起“虎贲将军”余程万,您大概不熟悉。但张恨水,您还是了解一点的吧。张恨水是一代章回小说大师、中国通俗小说大师、最具人气的小说大师,一生创作了120多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脍炙人口的《金粉世家》、《啼笑姻缘》、《夜深沉》、《八十一梦》、《五子登科》等。

    如果您读过张恨水的《啼笑姻缘》、《八十一梦》之类,我建议您更要读一读他的《虎贲万岁》。

    《虎贲万岁》是张恨水根据“常德会战”而写的一部纪实体小说。其中的人名、战事,皆有凭有据,算不得小说,更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血战史”。

    当年,“常德会战”结束后,为了纪念牺牲的8000将士,侥幸活下来的师长余程万等,专门派人找到一代小说名家张恨水,将最宝贵的“8000虎贲”的历史文献资料,全部交付给张先生,请他为抗日将士们记下这光彩照人的一页。张恨水为之感动,终于答应写作。

    张恨水写小说,有一个宗旨,就是从不写真人真事。但创作《虎贲万岁》是一次例外。在张全的《我的父亲张恨水》一书中,张全较清楚地回顾了那段往事:
    1942年11月,日本侵略军大举向湘西重镇常德进犯。当时驻常德守军是代号为“虎贲”的74军57师。该师师长余程万。在余程万的率领下,全师8000人在日军六万余人四面包围下,背水一战,以一敌八,苦战十余日,与日军浴血奋战,争取了时间,得以使援军合围,日军不得不窜回长江北岸。但全师8000人仅83人生还。这就是抗战后期有名的“常德会战”。
    
1944年的一天,两个穿军衣的不速之客来到我家,他们说是师长余程万派来的,请父亲把常德会战写成小说,他们是后死者,有责任把那些壮烈事迹写下来。这之后他们多次登门,极其诚恳地说:‘我们为57师阵亡的将士请命,张先生不能拒绝。’之后将两大包材料呈现于父亲面前,于公于私父亲都不能拒绝了。父亲于1945年春季正式动笔写《虎贲万岁》。他根据油印品、地图、笔记、照片,边翻看,边动笔,边询问余程万派来的两位部下。为了写这部书,父亲酝酿了一年多,书里没有想当然之词,一切人的动作,物的描写,都有根据的。父亲还怕有疏漏,特别在重庆市找了两位经历过这次战役的常德老百姓,来茅舍作了几次长时间的谈话。 父亲在《虎贲万岁》的《自序》中说:我写小说向来是暴露多于颂扬,这本书却有个例外,暴露之处很少。常德之战不能说毫无弱点,这8000人实在已尽了他们可能的力量。一师人守域,战死得只剩下83人,这是中日战争史上难找的一件事。我愿意这书借着57师烈士的英灵,流传下去,不再让下一代及后人稍有不良的印象,所以改变了我的作风。”

     ---军人有热血,文人亦有铁骨。

     我为八千虎贲子弟叫好,也为乡友张恨水叫好!谁说文人是弱者,关键时刻,文人亦可担当起历史史命,做一些凡夫俗子们所不能完成的事情,如著《史记》,写《虎贲万岁》等等。人,不光要活着,更要有一点精神。

    活着,不仅仅为了肉体,还需要有一种精神。

                           2010年9月4日
“虎贲将军”余程万与“小说大家”张恨水(徐而缓)

                      【“虎贲”师师长:余程万遗物】

“虎贲将军”余程万与“小说大家”张恨水(徐而缓)
                        【常德保卫战照片】
“虎贲将军”余程万与“小说大家”张恨水(徐而缓)
                                【常德保卫战】
“虎贲将军”余程万与“小说大家”张恨水(徐而缓)
            【“虎贲师”常德保卫战2周年纪念照】
“虎贲将军”余程万与“小说大家”张恨水(徐而缓)
     【余程万将军与其原配夫人及全家在南京的合影,后排站立者为余程万将军副官旷文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