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庆民歌与“米脂的婆姨”(安徽  徐而缓)

(2010-06-10 07:23:37)
标签:

安庆

民歌

李白

查振科

徐而缓

文化

分类: 原野牧歌

              安庆民歌与“米脂的婆姨”

                                  安徽 徐而缓  

    大清年间,徽剧从安徽安庆出发,来到北京,与昆曲、汉调、秦腔等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京剧”。民国年间,黄梅戏在安庆泛滥,直到今天,提起“黄梅戏”,我们依然能想到“黄新德、吴琼、马兰”这些名字。为什么京剧鼻祖只能诞生在安庆潜山县呢?为什么严凤英一定能将黄梅戏从安庆桐城唱响到全国呢?

安庆民歌与“米脂的婆姨”(安徽 <wbr> <wbr>徐而缓)

                          程长庚---京剧鼻祖程长庚唯一一张传世照片

    其实,这一切,都与安庆民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查振科博士是文化艺术出版社的总编辑,他曾收集到这样一幅对联:

    “于斯不大地方,可家可园;

      虽然寻常人物,能文能武。”

    这是一幅贴在安庆怀宁县戏台上的对联。

安庆民歌与“米脂的婆姨”(安徽 <wbr> <wbr>徐而缓)

                                程长庚的京剧《镇潭城》

    安庆人爱唱戏,而“曲”,属于乡村民风的范畴,它来自民于间,来自于基层,是劳动的产物,是求偶抒情的产物。民歌的情歌属性,自古以来,一直就非常明显。 

    最早的安庆民歌,还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安庆潜山,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刘兰芝是安徽怀宁县人,焦仲卿是安庆潜山焦家畈人。当年,李白在安庆天柱山境内隐居期间,对这首《孔雀东南飞》做过局部的修改与整理。否则,《孔雀东南飞》不会这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而《诗经》中的《罗敷》那样的女子,在我们安庆古代,可谓是层出不穷。有着这样的传统,安庆民歌自然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了。

安庆民歌与“米脂的婆姨”(安徽 <wbr> <wbr>徐而缓)

     [“孔雀坟”--即《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合葬墓,位于安徽安庆潜山县境内]

    明朝末年起,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随着李闯王的铁骑,这句民谚传遍了天下。据说,米脂的婆姨是中国最好的女子,绥德的男人,是中国最好的男人。米脂的婆姨有多美呢?有一首“信天游”这么唱道:

     蓝蓝的天空/云铺的被,

     红萝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

     弯弯的月亮/风荡荡地吹,

     清潭般的眼睛/柳叶做的眉;

     绿油油的麦叶/黄灿灿的穗,

     嫩生生的脸庞/红嘟嘟的嘴;

     尕妹妹一见没有法子睡,

     揉碎了情哥哥的肝和肺。

    “红萝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清潭般的眼睛柳叶做的眉”、“嫩生生的脸庞红嘟嘟的嘴”,这些都是对米脂女子最真实的写照。当然,这么唱、这么说的,正是那些被称为“绥德的汉子”。不过,这些句子,不是绥德男人的专利。严格意义上来说,上面那首信天游,无论是从句式上、唱腔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着抄袭我们安庆民歌的嫌疑。有一首安庆民歌,与上面这首《信天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红生生的胳膊/白生生的腿,做梦都想和你一起睡。

       红嘟嘟的嘴唇/粉嘟嘟的屄,看到荷花就想到了你……

    不止绥德人疼老婆、爱老婆,安徽安庆人也很疼老婆。安庆自古出美女,古有大乔、小乔,今有严凤英、马兰、韩再芬,安庆女人可谓天生丽质,有着香飘四季的传统。不仅如此,安庆更是中国有名的民歌之乡,上面列举的,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还有一首安庆民歌是这样唱的:

    “太阳悠悠往上扬,

     姐洗衣衫郎插秧。

     郎插三行望望姐,

     姐捶三下望望郎,

     望望郎,

     青衣裳捶成了白衣裳。”

    安庆民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们来自民间,像田野里的风一样,吹在我们的心里,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特别是那些情歌,可谓是妙语连珠,胜过我们书生的生花妙笔无数。不信?请看下面的这首《郎做车辐姐做厢》:

    “新打水车一丈长,

     郎做车辐姐做厢。

     郎做车辐长来往,

     姐做车厢搂抱着郎,

     搂抱着郎!

     翻来覆去还在姐身上。”

    为什么京剧鼻祖只能诞生在安庆潜山呢?为什么严凤英一定能将黄梅戏从安庆唱到全国呢?呵呵,看了以上这些安庆民歌,您应该已经找到答案了吧!

                                    2010年6月10日   北京双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