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考古最大发现:作家徐而缓在当涂发现李白署名题刻

(2010-04-09 01:06:12)
标签:

李白

徐而缓

石门

题刻

丁威

陶弘景

旅游

分类: 走南闯北

   2010考古最大发现:作家徐而缓在安徽当涂发现李白署名题刻

                                 安徽徐而缓

    关键词:2010重大新发现1:作家徐而缓在安徽当涂发现“李白”署名题刻;2010重大新发现之2:作家徐而缓在安徽当涂发现“当涂石门岩画”。

      1)作家徐而缓在安徽当涂发现“李白”署名题刻

201048上午,我与当涂县发改委副主任施长斌、当涂民歌歌手夏贵常、当涂新市镇退休教师孟正忠、当涂县委宣传部魏俊,当涂县委宣传部司机小丁、当涂电视台的司机(对不起,未记其姓名),以及我们栏目组的唐玮、黄涛、王雨,一行10人,赴当涂县新市镇石门一带拍摄纪录片《李白的足迹》。

    从向阳水库朝上走,我们进入石门峡谷地。

    在施长斌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摄制组来到“石门”题刻处。

    当地老百姓称:“石门”二字系李白所书。但查遍当涂书籍、历史文献,或记载:“石门二字,传说为李白所书。”或记载:“石门二字,传为唐人写刻”。正因为如此,我才请施长斌兄带路,带领我们前来一探究竟。因为,我对李白诗词、题刻,还算小有研究。当年,为了看一眼李白的书法《上阳贴》,我专门找来张旭的狂草,与之对比(张旭号草圣,是李白的朋友)。

    这些年来,我算是“走遍中国”,曾见过几处李白题刻:

    1、山西浑源县北岳恒山悬空寺下,李白所书“壮观”二字;

    2、安徽安庆宿松县鲤鱼山上,李白所书“聪明泉”三字;

    3、安徽池州青阳县九华山上,李白所书“金沙泉”三字。

2010考古最大发现:作家徐而缓在当涂发现李白署名题刻
     此外,我还曾听说安徽安庆岳西县二祖寺附近,有李白的摩崖石刻,只是没能亲往一见。

    今天到石门题刻处,我从对面山上看了看“石门”二字:远远看去,发现“石门”的“石”字中间,明显多出一“ʹ(点)”!这让我双目为之一震!因为,李白在恒山上写“壮观”二字时,“壮”字,也明显多出一“ʹ(点)”,如下:

 2010考古最大发现:作家徐而缓在当涂发现李白署名题刻

李白写字,为什么要多写一点呢?

因为,李白是道教中人。道教中人写字,与我们有所不同。他们喜欢像画符、写符箓一样写字。多一点、多一些笔划,是很正常的事。

既然如此,这儿的“石门”二字,是不是李白写的呢?我决定下到谷底,看个究竟。

来到谷底,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终于爬上写有“石门”二字的悬崖。这才发现“石门”二字的“石”字多出的那一点,与“壮观”的“壮”字多出来的那一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应该出自一人之手---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说明:“石门”二字,即为李白所书。  

不过,此次发现的李白题刻“石门”二字,与李白在九华山题刻的“金沙泉”三字,笔锋走势相类,其中的横、撇两种笔划,如出一辙,可以认定为同一人所书。“金沙泉”的“金”字,穿透了第一笔横,与“石门”的“石”字多出一点,师出同门,当为一人所为。

为了看得清楚,我让王雨、司机小丁,用我们喝干的矿泉水瓶,从下面的山溪中装来几瓶泉水,泼到石门几个字上去。泼着泼着,忽然发现,在“石门”的“门”字的左边,隐隐约约有一处竖着的小篆题刻“李太白”,如下:
2010考古最大发现:作家徐而缓在当涂发现李白署名题刻           (请仔细看看:“石”字是不是多了一“点”?“门”字左边,是不是有题刻?)
2010考古最大发现:作家徐而缓在当涂发现李白署名题刻
          (这张照片,是上图“门”字左边题刻的放大版,即“李太白”三字)
2010考古最大发现:作家徐而缓在当涂发现李白署名题刻              (作家徐而缓,在刚发现、认定的李白题刻处留影)

经过一番苦心辨认,我终于认定:石门二字旁边的署名篆体石刻,即“李太白”三字!中国历史上,一处无可争议的李太白署名题刻,终于真实地再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历史的侥幸,也是历史的必然。

为了证实“石门”二字系李白所题,我找到了李白写过的一首诗:《下途归石门旧居》---这首诗充分说明:李白曾在当涂县石门居住过,诗名中的“旧居”二字就是明显的证据。所以,在石门发现李白题字,不足为奇。

在我的家乡安徽天柱山石牛古洞旁,曾有这样两句诗:

“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

--它们,应能真实地表达出了我今天寻找、辨认、确定李白“石门”题刻后的心情。

李白是中国古往今来,最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道教中人,所以,号为“青莲居士”。他曾同越中道士吴筠、昌明道士雍尊师、东鲁道士赵叟,持盈师太(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女道士李腾空(李林甫之女)、吴江女冠褚三清等,交往频繁。对李白一生影响最大的道士主要包括:司马承祯、元丹丘、贺知章。

由于司马承祯的点化、诱惑,加上元丹丘的濡染熏陶,再加上贺知章的启发带动,李白辞京还山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入道教,正式成为“名在方士格”的一名道士。李白入道箓的地方,是在齐州(即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在这一带善写符篆的盖寮,为他造了真寰。有了这样一番求仙访道的历程,一代诗仙李白才算入道成功,成为一名真正的道教中人。

李白诗中的神仙有两类,一类是神仙,一类是人仙。其中,所涉及的神仙有:玉皇大帝、西王母、嫦娥、麻姑、上元夫人(三天真皇之母)、月光子(仙童)、明星(仙女)、玉女(仙女)等。所涉及的人仙有:黄帝向其问道的广成子,黄帝时的仙人浮丘公、神农雨师,帝喾之师赤松子,尧时三千岁翁洪崖,食枣大如瓜的千岁翁安期生,周灵王太子王子晋,谪仙人东方朔,会悬空的河上公,能隐入壶中的壶公,授书给张良的黄石公,骑羊仙人葛由,化鹤仙人丁令威,降伏白龙的陵阳子明,骑鹤的子安,乘鲤的琴高,驾凤的弄玉,服菖蒲升仙的韩众,凌风而行的卫叔卿,泪洒斑竹的娥皇、女英,能化白石为羊的牧羊儿(左慈左仙翁)等。

其中,对李白影响最大的是化鹤仙人丁令威。丁令威,其实叫丁威。据考证,丁威生前,曾做过泾县县令。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尊称为“丁令”。称呼的时间一久,人们就将他称为了“丁令威”。丁威修炼升仙的地方,即道教72洞天中的“灵墟山”---该山在今天的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境内,距李白的石门旧居(李白写有《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不足15公里的距离。

而李白旧居的石门,又是怎样一个地方呢?

当涂县石门,系中国陶姓发祥地:也就是陶源明的祖先居住地。《三国志》、《三国演义》里杀曹操父亲的徐州官员陶谦,是当涂陶姓的始祖之一。这儿还是 “山中宰相”陶弘景隐居的地方---要知道,陶弘景可是李白最为仰慕的人物之一哦!

在安徽当涂发现李白题刻之前,许多人对恒山李白题刻,不敢轻易认定。现在,作家徐而缓对于当涂李白题刻的认定,一为当涂解决了一个重大历史文化悬疑,二也为北岳恒山“壮观”二字确系李白所题,找到了佐证。

高兴之余,我们乘胜追击,又在附近发现了一处岩画---我把它们命名为:“当涂石门岩画”。相关文字、图片如下: 

       2)作家徐而缓在安徽当涂发现“当涂石门岩画” 

201048,作家徐而缓,与施长斌、夏贵常、孟正忠、魏俊、唐玮、黄涛、王雨等一行10人,到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石门峡谷谷地,发现“当涂石门岩画”二幅(如上图):一为“日”,一为“月”。

2010考古最大发现:作家徐而缓在当涂发现李白署名题刻

此外,我们还在附近发现了陶弘景炼丹处(李白炼丹处)。

 

附:《下途归石门旧居》

 作者:李白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灵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注:《全唐诗》将以上诗句连排。我认为,那种连排的方式,不合李白诗词唱歌本意,故将其分为以上三段。即前两大段,和最后一个回声小段。 

                 2010年4月9星期五,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东方大酒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