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草原上空那双灰色的大眼睛(下)(安徽 徐而缓)
(2010-03-02 22:09:15)
标签:
额吉淖尔孛儿贴铁木真徐而缓旅游 |
分类: 走南闯北 |
母亲--草原上空那双灰色的大眼睛
狼,是多疑的。狼王,尤其如此。
当年,成吉思汗送速别额台出发、远征时,他对速别额台说:“你们虽离我很远,但像就在我身旁一样。在你的征途中,天必护助你。”
自古以来,蒙古族都十分推崇“狼”和“狗”。《蒙古秘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那时,札木合亦在乃蛮处。塔阳汗问‘那些赶来的,如狼将群羊般直赶到圈内的,是什么人?’札木合说‘是我铁木真安答用人肉养的四条狗,他们曾经都被铁木真用铁索拴着——那狗,铜额凿齿,锥舌铁心,用环刀做马鞭,饮露骑风。厮杀时,吃人肉。如今放了铁索,喜欢得垂涎三尺地跑来了。这四条狗么,分别是哲别、忽必来、者勒篾、速别额台。’塔阳汗又问:‘随后如贪食的鹰一样,当先而来的人是谁?’札木合说:‘是我铁木真安答,浑身穿着铁甲,瞧,他像贪食的鹰一样冲你们扑来了!’”
当年的成吉思汗,拥有天下最训练有素的部队。而今的蒙古传说里,还有一段形容他带兵打仗的文字:“日常生活里,你要像两岁的孩子那样,动作很慢;厮杀时,你要像老鹰般敏捷;宴会上,你要像只马驹儿……白天里,你要敏捷得如老狼;黑夜里,你要小心得像乌鸦。”
自古以来,草原,都是狼的天下。
草原上的狼,是机敏的、好色的,但他们好色而不淫,只为传宗接代、子嗣昌盛。
成吉思汗问博尔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博尔术答道:“春日骑骏马,搴鹰鹘出猎。”
成吉思汗又将同样的问题,问博尔忽们,大家的回答都与博尔术的差不多。
成吉思汗说:“不然,人生最大之乐,是在胜敌、逐敌,夺其所有,见其最亲之人以泪洗面,乘其马,纳其妻女也。”
----这,就是成吉思汗,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男性。
草原,是女人的草原,也是男人的草原。
当年,有个叫只儿豁阿歹的青年人,曾和札木合一起,用箭射中了成吉思汗的乘马。后来,他成了成吉思汗的俘虏。他说:“那一箭,是我射的。如今,可汗让我死,只会污了手掌大的一块地方。可汗若不让我死,我愿出气力,将深水横断、坚石打碎。”成吉思汗说:“但凡敌人伤害了我们,一旦被我们俘虏了,肯定会隐瞒不说。如今,你不但不隐瞒,还照直说了出来,这样的人,可以做伙伴。”于是,成吉思汗把他带到自己的营帐里,把他的名字改赐为“哲别”(“箭”的意思)。后来,哲别成为成吉思汗众多将帅里最著名、最干练的一员。他曾统帅蒙古军,击败了斡罗斯人。
妻子、爱人与朋友,帮助成吉思汗写就了“霸王人生”。
纵观成吉思汗的一生,他有三个关键的朋友,即:纳牙、木华黎、博尔术。当时的蒙古骑兵,被分成三部分:中军、左翼、右翼。纳牙是中军首长;左翼由木华黎指挥;右翼由博尔术指挥。成吉思汗任命博尔术为右翼指挥官时,对他说:“赦你九次犯罪不罚!这西边直到阿尔泰,你做着万户管罢!”又对木华黎说“东边至卡尔温山,你就做着左手万户,直到你的子孙,代代相传。”
朋友,成就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也成就了朋友们。相辅相成,才是好朋友。
男人不仅需要朋友,更需要妻子。
成吉思汗一生有正后4人:孛儿帖、忽兰、也遂、也速干。此外,他还有许多妃子、贵嫔和宫女。而在龙庭上,许多千娇百媚的美妇人,犹如众星拱月般地围绕着他。甚至出征的时候,他还得携带一位或更多后妃,及许多乐妓。
而成吉思汗一辈子最喜爱的女人,依然还是那个长有一双灰色大眼睛的女人:孛儿贴。
如果说成吉思汗是古往今来最大的皇帝,那么,孛儿贴就是古往今来最好的皇后----在她身上,长着古往今来最伟大的阴道,和最伟大的子宫:从那里分娩出来的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后来几乎主宰了整个欧、亚大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孛儿贴皇后是不王而王,她才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帝君”!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成吉思汗从敌人手中抢回来的,不仅是一个孛儿贴,更是整整一个欧洲和亚洲!像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当年,成吉思汗岂能轻易失去!所以,在失去她九个月之后,成吉思汗还是将她从蔑儿乞惕人手中抢了回来!之后不久,她在成吉思汗大营中产下长子术赤---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术赤应该是孛儿贴与蔑儿乞惕人赤勒格儿孛阔的儿子。
成吉思汗并不因为孛儿贴生下了别人的孩子而轻视她。因为当年,为了逃生,为了躲避蔑儿乞惕人的追杀,成吉思汗撇下了孛儿贴,和也速该巴特尔生前的别妻,即别勒古台的母亲等人,飞马逃入了不儿罕合勒敦山(即今肯特山)。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新婚不久的铁木真,当然也是这样。为了劝身为蒙古部落首领的儿子铁木真赶快上马逃走,他的母亲诃额仑·额吉当时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
“你若能保住性命,何愁再娶不到好女美妇!”
于是,铁木真毅然抛下孛儿贴、别勒古台的母亲等人,飞马逃入了不儿罕合勒敦山,躲进了密密的丛林之中。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成吉思汗成功保住了小命。蔑儿乞惕人返回后,铁木真立即制定了夺回孛儿帖的战斗计划,并成功救出了孛儿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终于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开始逐步走向人生和事业的巅峰。
不过,对于孛儿贴的归来,历史文献中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为“武力夺回说”。持这种观点的,有《蒙古秘史》、《元史》和《新元史》。它们都认为,成吉思汗是用武力夺回孛儿贴的。第二种说法是“磋商贿赂说”。据《史集》、《蒙古帝国史》中记载,孛儿贴是成吉思汗通过“客列亦惕国王--脱斡邻勒”用磋商,或者贿赂的方法,赎回来的。
不管是哪种方式,透过历史的天空,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铁木真对孛儿贴的侠骨柔情。
分别九个月之后,孛儿贴重新回到成吉思汗身边,并在他的营帐中生下了长子术赤。
考诸域外史籍,如《史集》、《蒙古帝国史》,我们有理由认为:成吉思汗对孛儿贴怀有一颗负疚心。原文如下:
“无论如何,这位蒙古英雄始终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对他的妻子表示怨恨。而且我们觉得,一切不满情绪对贴木真来说也将难以自解,既然当篾儿乞惕人猝然侵入的时候,他将她干脆地----全家只她一人----抛弃了……”
如果站在孛儿贴---一个女人---的立场上看,她没有理由不怨恨她的丈夫:全家只抛弃了她一人,也就是说在他的心目中她是如此的不重要。假如您是一个女子,您会做何感想呢?成吉思汗应该感受到了孛儿贴对他的不满。因为,任何时候,作为一个男人不能保护自己的妻子,那是非常丢脸的事情。基于这一点,成吉思汗是有负罪感的。所以,他才能宽容妻子,“甚至当他在位的末年,当孛儿贴露出倾心于他自己御帐中的一个音乐家的时候,也并不发怒……”
也许,以我们寻常百姓的心性,永远也无法走进成吉思汗的内心世界。不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宽广胸襟,着实让人生敬。至少,他不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至少,他可以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当年,如果没有孛儿贴、豁阿黑臣等在后面拖延时间,他铁木真的脑袋,说不准就被篾儿乞惕人砍了下来。能容人之短,用人之长,应该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成功秘笈之一吧!
成吉思汗是一位很有艺术品味的将帅。据宋将赵珙记载:“国王出师,亦以女乐随行,率十七八美女,极慧黠,多以十四弦等弹大官等曲,拍手为节,甚低,其舞甚异。”
公元1227年8月18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辞世,享年72岁。他的遗骸被运送到蒙古帐殿里,供诸王、后妃、那颜们哀悼。随后,他的遗骸被埋葬在不儿罕合勒敦山:那是成吉思汗生前指定的地点。
当年,他在不儿罕合勒敦山狩猎,凝视着一棵孤树出神。他很欢喜这棵树,坐在树阴下休息了半晌,并对随从说:“这里很适合作我最后休息的地方,我死后,便埋葬我在这里!”
一个人,如能知道生,就很不简单;一个人,如果既能知道自己的生,又能知道自己的死,就堪称“圣人”。成吉思汗就是这样一位圣人。
成吉思汗虽然死了,但直到今天,蒙古高原上的五色雀,依然在我们头顶上空盘旋,它们口口声声叫唤着的,依然是:“Chingis!Chingis!”
----它们呼唤的是:成吉思!
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有了女人,就等于有了盐---就可以有滋有味,永葆青春活力。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每年九月,马兰花开遍蒙古高原的时候,我总愿意到蒙古草原上去,寻找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那个最成功的女子---孛儿贴。我相信,她的魂魄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中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天空上,云彩里,鲜花中,我们总能看到她----孛儿贴,总能看到她那双独一无二、灰色的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