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眉山一品茶(安徽:徐而缓)

(2009-08-11 07:48:31)
标签:

苏东坡

徐而缓

李晓苹

杨再琪

李栋

文化

分类: 交友天地

                  眉山一品茶

                    安徽 徐而缓

  8月10日,因眉山空气湿度大,我们的DVW500P摄像机多次告警,回宾馆检查后,发现拍出的图像花而抖动--成都平原多雾,竟至如此,真是不可思议!

  没办法,白忙了一个上午。所拍的东西,只能是全部做废。可惜李晓苹老师从凌晨5点起床、喊醒化妆师为自己化早妆,又与我们白白合做了半天;可惜了杨再琪老师,白白准备了宣纸、笔墨,还新买了服装试镜,结果,拍了半天,全都做了无用功。回到宾馆,我很是郁闷了一会儿。

  郁闷不如快乐。于是,打电话,重订机器设备,让朋友们从台里重借了清洗带,又忙着给韩阳导演临时订了机票回京,明天,正好有人来眉山,又可以重打锣鼓重开张、重拍“眉山双杰”(杨再琪、李晓苹夫妇)矣!

  吃完晚饭,杨老师请我们喝茶。与高人雅士相交,一不需“装”(心中无物,装沉默大度),二不需“抑”(腹中千言却一言不发,或很少言语),三不需“鼓”(情结激动,手舞足蹈,兴奋过度)。平和自然,说胸中快乐事,带给别人快乐--是为人生谈吐最高境界。

  上得二楼,藤椅六把,小桌两张,围成的天地暖融融、美滋滋。

  杨老师言语少,见到我却愿意多说话,所谓士逢知己愿饮酒、酒逢知己话便多。杨老师的画,如丰子恺道路虽同,风格迥异:丰子恺多用焦墨,线条少,人物刻画生动,以画意“善”、“真”、“美”取胜。杨再琪的画,属于写意小品,也是文人画的一支流脉,其特色是诗画同工,用笔恣肆,画意或者诗人站在画外,手持一杯淡茶、一支烟斗、一把纸扇,看杨柳低垂、荷花初绽;或者画家就在画里,辛苦泼辣,讽刺中有笑容。眉山虽小,却隐有杨再琪这条“大龙”,实在是让人刮目三分、另眼相看矣!

  李晓苹老师话“多”--李老师本是一非常女性,虽然年近60,但谈吐自若,只要谈到“李白”、“苏东坡”,和她所喜爱的诗歌,她就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她不仅擅说,还擅唱:什么四川清音、川剧、流行歌曲,甚至我们家乡的黄梅戏,以及京剧,她都能张口就来。说到情深意切处,她能大眼含泪;唱到胸中闪情点,她会珠泪低垂,让人同悲。“真人”本指道友--“三苏祠”的李晓苹副馆长虽不是真人,却以“真”取胜,以学识取胜,以一个“诚”字赢得了天下被解说者的爱戴。人生一世,做哪一行都能出成果。三苏祠的李晓苹,堪称讲解行当里的“女状元”。

  眉山继“三苏”之后,又得此一双“活宝”,岂不美哉!!!

  交谈中,杨老师提到一首诗,是我此次眉山品茶所得之一,不可不记:

  “采石矶边一堆土,李白诗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呵呵,杨老师,弄大斧的人,真应该到鲁班门前去耍耍哇--像我这样,会写个字、写几句诗的人,是不是应该到您的门前来玩一玩呢?呵呵。

  李老师给我们讲的故事里,也有类似的一首打油诗,很有意思:

  话说苏东坡贬官期间,带着朝云,去某寺院喝茶。庙门前一个老太太正在做针线活。她见东坡衣冠不整,就不想让他们进去打扰老和尚的安宁,便很不客气地问:

  “你来干什么?”

  “我来与XX大师喝茶。”

  “你也想喝茶?”

  “那当然。”

  “你会写诗吗?”

  王朝云说:“当然,这是苏东坡苏大人,他可是当今的大文豪哟!”

  老太太看看苏东坡,将信将将疑:“你是苏东坡?不过,仔细看看,倒也有几分相似。衣服穿成这样了,谁知道他是不是苏东坡呢?这样吧,我出个题目,你给我写首诗,写好了,我便放你进去。写得不好,你就不是苏东坡,你们就到别处去喝茶吧!”

  苏东坡笑笑,像中央电视台的王小丫那样,将右手朝天上一举,说:

  “请出题。”

  老太太看了看四周,见到地上自己的针线簸箩,信口出了个题目:

  “就以《针线》为题吧!”

  东坡笑了笑,说:

  “这种题目,还是让我们家朝云来给你写吧。”

  王朝云跟随东坡多日,早想显显才艺,今日得此良机,听东坡先生说让自己来写一首诗,心中高兴,便想利用这个机会,气气这个有眼不识苏东坡、有口常吃东坡肉的凡间老太太。她想了想,便念出了这样的句子:

  “二分白铁打磨成,一拱一拱向前行。

   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老婆婆听了,很不好意思--这名男子身边的女人尚且如此厉害,这个男人的学识就可想而知了。她正想说点什么,就听庙里的老和尚在说:

  “老婆婆,快请他们进来!来的正是苏大人!”

  于是,茶,进茶,进香茶;坐,上座,请上座。

  人生得一妾若此,64岁便去世了的苏东坡,做鬼也是个风流鬼哟--来来来,李馆长、杨老师,我们还是为王朝云、为苏东坡苏大人喝上一口罢!

                       2009年8月11日晨,于眉山东坡宾馆310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