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大姐--《重整河山待后生》

标签:
杂谈 |
安徽 徐而缓
昨天,在芍药居,与京韵大鼓名家郭兰阳小聚。郭兰阳系骆玉笙先生的关门弟子,人送卓号“鼓王”“大鼓痴”、“鼓痴”--可见其对大鼓艺术的痴迷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知道骆玉笙先生,是在《曲苑杂坛》导演任上。当时,我们请了柳石明先生演唱了一段《重整河山待后生》。柳先生歌唱得好,京韵大鼓也唱得绝--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京韵大鼓。后来,为了恶补大鼓知识,我找来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反反复复地听,终于学会了哼唱。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著名作曲家雷蕾写的。我曾与雷蕾女士有过一面之缘。兹将她当年赠给我们的照片,贴在下面。雷蕾大姐,实在是不好意思,工作太忙,总想为您写点文字,却总不得空,今天,草上几个字,算是承2007年之诺吧。呵呵!
雷蕾:作曲家,女、北京人。现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一级作曲。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1982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学士学位。主要作品有:影视音乐及歌曲《四世同堂》、《便衣警察》、《渴望》、《编辑部故事》、《无愧苍生》、《预谋》等上千部集、交响诗《露营之歌》、竹笛协奏曲《月光下的宗戈》等。曾获广电部“飞天奖”、公安部“金盾奖”、新时期“十年金曲奖”等全国多项音乐歌曲大奖。多次担任全国“五个一工程”歌曲评委和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曾任哈萨克斯坦国际通俗歌手大赛评委。
《重整河山待后生》汲取京韵大鼓的韵律精华,作为主题曲的基本曲调。同时,它又是一首带有很强流行音乐元素的歌曲。说起这支歌儿,还得从著名作曲家雷振邦说起。
1982年,当时,雷蕾的父亲、著名音乐家雷振邦一家都在长春。这一年,骆玉笙先生曾到长春进行了一次演出。雷老先生当时因身体欠佳,没能到现场观看,于是他便让女儿雷蕾带着录音机到现场,将骆玉笙的演唱全部录下来给他听。雷老先生听到骆玉笙的演唱后非常激动,他反复听了很多遍,赞叹道:“骆老先生虽已年逾七旬,音色依然还是如此苍润、浑厚、开阔,尤其是骆先生在高音区的表现力度还是如此之强!”在听完骆先生的代表作《剑阁闻铃》后,雷先生点评说:“骆玉笙先生简直将这首传唱了一个世纪的经典作品演绎到了极致!”二人这次在长春并未谋面的“接触”成为成就这首歌曲的前缘。
1984年,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正在紧张地拍摄、制作当中。该剧的总导演林汝为请雷振邦担任《四世同堂》的音乐总策划,负责这部电视剧中所有音乐的创作。于是,雷振邦便指导中央歌剧舞剧院的温中甲和刚刚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女儿雷蕾一起创作《四世同堂》的音乐。雷先生提出,《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最好是选择最具老北京韵味的曲调,而京韵大鼓的韵律恰恰最接近这一表现形式,而且通俗、自然,易于被百姓接受。而且老舍先生就非常喜欢京韵大鼓,他曾创作过《鼓书艺人》、《方珍珠》等作品。于是他们决定以汲取京韵大鼓中的韵律精华作为主题曲的基本曲调。确定了这一创作思路后,雷蕾很快便完成了主题歌的初稿,并得到了剧组创作人员的首肯。
作品出来了,由谁来演唱呢?如果请歌手来唱这首歌,必然是要模仿京韵大鼓的唱腔,而京韵大鼓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可是如果要请京韵大鼓演员来演唱的话,又怕唱成纯粹的京韵大鼓,而偏离了歌曲的原意。经过反复的考虑,还是决定要请一位造诣深厚的京韵大鼓演员来演唱这首主题歌。这时,雷振邦想起骆玉笙先生此前在长春演出的录音,那曲韵味浓郁的《剑阁闻铃》又一次回响在他的耳畔。于是,雷振邦先生拍案决定,一定要请骆玉笙演唱这首歌曲!然而,《重整河山待后生》虽然是汲取了京韵大鼓的精华而创作的,但是,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歌,它毕竟是一首带有很强流行音乐元素的歌曲,而骆玉笙先生已是年逾古稀、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会不会演唱一首京韵味道的歌曲呢?考虑到这层关系,雷振邦先生将当时正在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系任教的女婿易茗叫到家中,由雷振邦先生口述,易茗执笔,给骆玉笙先生写了一封长达千字的信,然后将信交给女儿雷蕾,由雷蕾代雷振邦先生专程来到天津请骆先生演唱这首歌曲。
雷蕾在天津市曲艺团见到了骆玉笙先生,道明来意,并将雷振邦先生的信和《重整河山待后生》曲谱交给骆先生,而后心情忐忑地等待回复。没想到骆先生认真地看完雷振邦先生的信和《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曲谱后,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演唱这首歌曲。
录音是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录音棚进行的。当时的录音设备不很先进,连现在最基本的分轨录音的功能都没有,乐队和歌手要同时进录音棚进行录音,稍有偏差就要从头再来。录音那天,骆玉笙先生和数十人的管弦乐队连同她从天津带来的两位琴师一起进棚录音。走进录音棚时,骆玉笙先生说:“我唱了一辈子,头一次在管弦乐队的伴奏下演唱,又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唱影视剧主题歌,有点紧张。”其实,当时在场的人心情都很紧张。
录音开始了,由于骆玉笙先生不很精通西洋音乐,对乐队指挥的动作不能马上领会,于是,骆玉笙先生就借助她的琴师,由琴师将指挥的意图传递给她,凭借这种方法与管弦乐队进行配合。雷蕾在回忆骆玉笙先生录制《重整河山待后生》的经历时说:“骆先生果然是功力深厚的老艺术家,她在管弦乐队的伴奏下,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当乐曲结束后,整个录音棚非常静,过了几十秒以后,录音棚内外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和总导演林汝为都激动地掉下了眼泪,骆玉笙先生高深的艺术功力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而今,《四世同堂》重新开机、录制,并在CCTV-1播放。可惜,该片导演等不识人,找不到正宗的京韵大鼓传人。放着正宗的骆玉笙先生的关门弟子郭兰阳不用,却用了一个不太知名的男声来演唱这个经典唱段,虽然不失典雅,但比起“鼓痴”郭兰阳的声遏行云,该男子无论从吐字、唱腔,还是归音归韵方面,都有明显不足。
可惜,天下知郭兰阳者能有几人哉?可惜骆玉笙老先生一门精英,天下有几人能知者?看来,大鼓艺术,还得有更多的人鼓与呼啊!
2009年5月3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