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林寺塔--世界第一斜塔

标签:
旅游 |
分类: 走南闯北 |
表面上看,“塔”是纪念某人、某事的载体。但归根结底,塔,是男人性具的象征。无论是中国的塔,还是“地球村”上的塔,无不如此。所以,“白娘子”被压在雷峰塔下,是有一定精神喻意的。而象征男权的雷峰塔,在中国从来就没有倒掉过。
因为,塔是伟大的。塔,属于男人。
因为伟大,所以,非塔不能证其高,非塔不能传其远,非塔不能喻其事。塔,是一本书,它记事,记人,还能继往开来,传之久远。所以,历史上的塔,对于男人、女人,都有着不可明说的崇尚意义。见塔如见人,见到一座塔时,如果没有联想到历史上的那个人,基本上只能说明两点:一、瞎了你的狗眼(呵呵@);二、那个人还不够伟大。
历史上,有几个人真正看懂了塔,了解了塔的真正意蕴呢?
应该说,没有多少人是塔的知音。而塔无言无语,它矗立在天地之间,经世经年,只等着你来看它,摸它,了解它,进入它,真正与它成为一体,塔,才变得具有意义。
意大利比萨斜塔,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它斜得壮观,斜得让人担忧,几百年来,它一直“倾身、斜视”,却安然无恙,傲然挺立在世人的一惊一诈之间,成了人世间一道拭抹不去的风景。去意大利,人们都要在比萨斜塔边上合影、留念,因为,它早已成为意大利标志性的建筑。
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倾斜度为4度--世界上,有没有比比萨斜塔还要斜的塔呢?
有。在中国南京就有一座比比萨斜塔还要“斜”的塔--它就是位于江宁方山的定林寺塔。
定林寺塔建在方山之麓的。之所以叫“方山”,是因为远远望去,极似一枚方方的印章(古时也称“印山”)。方山周围没有山,所以方山尽管不高,但在四野一片平畴之上,仍似鹤立鸡群般显得巍峨挺拔。听说解放前,国民党的特务头字戴笠乘飞机回南京时,因为大雾迷漫,飞机撞方山坠机而亡。因此,民间一度将方山称作“戴山”。这使方山蒙上了一层历史的轻纱,像一个待解的谜。
定林寺塔并不高,不过十四米左右,七级八面,是一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这座看上去残破、沧桑、摇摇欲坠的古塔,经过了近千年的风雨,就像一个佝偻垂暮的老人,站立不稳了,斜斜地立着,好象随时都会倒塌--但它奇特也就奇特在这儿,你看它已经倾斜成了这个样子,还能不倒,实在是人间的一大奇迹。
所以,我认为,定林寺塔应该改叫“定林寺斜塔”。
而定林寺塔为什么会成为一座“斜塔”呢?
原来,800余年前,南宋古人并不知道自己所建的定林寺塔,是座落在在一堆火山滚石上。由于一侧的浮土被流水逐渐冲走,塔基松动,造成基岩南高北低,宝塔遂向北侧偏,逐年加剧,成为斜塔。
除了定林寺斜塔,中国还有哪些斜塔呢?看看下面的照片,您就明白了。
中国的古塔,数以万计--这些古塔间接说明: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男权相对大而化之的国家。因为,每一个古塔,都是一个中国古代伟大的男人,只要这些古塔不倒,只要那些古籍不烂,这些伟大的灵魂就依然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时间、空间里。
古塔研究专家罗哲文,是梁思成的弟子。他对中国现存的古塔,曾做过一些系统的研究。不过,罗先生对中国古塔文化,有没有过深入的研究呢?在常人眼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罗教授的眼里,那些塔,还是塔吗?或者,和我一样,这些塔,早已经不是塔了,只是一个个高耸入云的丰碑?或者,他已经看山还是山,看塔还是塔,早已还塔以本来面目?呵呵,这些问题,只能留到日后见到他时,才能当面请教了。
2009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