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截止到目前,加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并没有在北电问题上实质性地施以援手,只是在处理后事上尽了一些力。加拿大的政府所有出口信用机构——加拿大出口发展公司
(EDC)
发放 3
亿美元贷款来支持此次北电出售 CDMA和LTE产品线。此前一般认为加拿大保守党政府更乐于推动中小企业事业,此言不虚;
2、
现在看来,北电采取了逐一清理各个产品线的做法。而这一规划应该是从改矩阵式为垂直事业部式企业架构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的,这种改变应该不是为了当初他们所宣称的“保持快速的机动能力”,而是更方便北电逐个产品线找到合适的买家。打散了卖终归不会有打包卖值钱,不过这也是北电的无奈之举,以北电的庞大,在全球电信设备厂商间并购重组基本完成后,没有哪家企业可以整体吞下北电;
3、
北电最终会向何处去?笔者此前曾列举三种可能,一是继续生存下来,但从此只能偏安一隅,做局部市场产品;再者被收购,公司更名,就像美国世通公司(WorldCom)那样;还有就是最坏的结果,彻底破产。确定其结局,需要明确一个问题,CDMA和LTE是北电的最后一笔买卖吗?种种迹象表明很有可能不是,这只是其申请破产保护后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而北电破产保护一再延期——从5月到7月再到11月,这可以看出北电正在为获得最好的结果而付出最大的努力,但这种漫长的保护期也会一点点消解客户的信心,而且现在已经厂商在推出北电“客户保护”计划,也就是替代北电。所以,保护期满,北电即便再想重新收拾乱局,成本也会十分高昂。再者,北电卖掉CDMA和LTE,也就基本和电信市场说再见了,那么在行业企业市场,以短短几年的积累,能够给北电积攒下生存的资本吗?从目前态势来判断,北电最终只能是彻底崩解。这其中还会有变数吗?那只能看投资人了,相信这个过程还会有双方的几番缠斗;
4、
诺西收购北电CDMA和LTE产品线,有言论认为一个是可以得到技术,另一个是可以得到北美市场,北美运营商对这桩收购案也表示乐观其成。在笔者看来,其CDMA产品线有搭售之嫌。按照一般的说法,诺西的收购费用一年之内便可用CDMA的盈利收回,世上有这么好的事情吗?在CDMA上,北电的市场正在迅速蒸发,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被替换和取代的市场份额累计数量已经相当可观。而北美市场也不会轻易被获得,就像中国企业在印度会受到无理阻挠一样。阿朗尚有美国血统,但是阿尔卡特加入后,朗讯原有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相关组织资格照样被美方取消。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欧美博弈的格局本就十分微妙,而美国的市场保护也在以条文的形式被强化。笔者更愿意把北美运营商的表态理解为是对其价格杠杆定位的认可,而不是别的。北电的LTE研发一直以来都算靠谱,诺西应该是看重了这一点;
5、
麦克·扎菲罗夫斯基在北电最终走到今天负有怎样的责任?这个不好说,如果说责任,在他之前的几个高管都负有责任,麦克只是这场击鼓传花游戏中的最后接手人。就像是足球比赛中的失球,一个人的前场失误一般不会造成对方进球,进球往往是前后场几个人连续失误造成的。不过麦克自2005年进入北电,并没有让北电在战略层面发生变化,基本拿出来的都是补丁式的战术动作,对此他应该负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