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WAPI的启示

(2008-10-10 14:03:45)
标签:

杂谈

补充的一篇WAPI观察

WAPI在奥运通信保障中亮相,也许会让人感到意外,因为这一国有知识产权技术自出声之日起就饱受内外夹击之苦,这种情形在2005年一度达到了顶点。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WAPI几近遁于无形。

    不过,从WAPI在奥运通信保障中阐释的技术理念,以及在实际使用中获得高度评价的情形来看,这几年蛰伏的日子里WAPI并没有停步不前。要知道,奥运会的严苛级别比电信级还要高很多。由此可见,此番WAPI重出江湖是有备而来的。

    WAPI产业演进路径上看,我们也可以得出很多有益的启示。在刚开始推广WAPI时,有关方面更多还是聚焦于它的安全性。这种简单化的宣示,无形之中给了竞争对手以口实。因为当时业界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802.11i的安全隐患问题。在这种情况下,WAPI被对手轻易地扣上了安全门上加了一把锁的大帽子,其形象遭到了极大的歪曲。而WAPI方面似乎也没能很好地对此做出澄清。

    WAPI的转机出现在运营商特别是中国移动介入之后。在2006年,中国移动就加入了WAPI产业联盟。后来的事实证明,运营商的加入对于WAPI产业的发展来说可谓善莫大焉,这应该也是WAPI阵营的得意之笔。

    首先,因运营商的产业龙头地位,WAPI的产业号召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也正是有了运营商的加入才有了后来中国移动将WAPI带到奥运舞台上,WAPI才有了向世界展示自我的机会。

    运营商所能施加的另外一个推手在于它对电信运营级网络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后来才在双方的配合下最终完成了WAPI技术诉求点的重新定向工作,即由单一阐述安全性转向宣示其可运营、可管理特性。这一变化应该是WAPI发展历程上的转折点。

    其实从技术角度来说,从安全性出发,内中就已经蕴含了可管理、可运营的元素,但是这种理念的完善、提炼和升华并非是谁都能够想得到的。技术理念在可行与不可行之间也许仅仅隔着一层纸,而捅破这层纸却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于WAPI而言,运营商的介入让它在这方面成为受益者。至此,WAPI的技术内涵发生了由局域到全网的转变,而它所面对的市场空间也由此清晰起来。   

    我们都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但是不要忘了在枪杆子的背后还要有一套理论体系支撑才能成事。具体到WAPI,在其发展初期,更多是具备了上层应用能力,而整套的底层理论体系尚待补缺。也正是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博弈,WAPI阵营看到了这个问题,并完备了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最终拿出了TePA,定义了普适性的访问控制架构,使得现在的WAPI具有了整体性和完备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