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WiMAX之争可以休矣

(2008-07-15 19:18:01)
标签:

it

  最近不断有人问到关于WiMAX的问题。其实在笔者看来,围绕WiMAX争论的意义已经不是很大,它在现阶段的定位应该说是已经比较明确了,就是新兴运营商和乡村边缘地带做无线宽带接入用。而它要想重新在通信圈内得到聚焦,恐怕还要等到4G定标准的时候,那是它最后的亮相机会,不过笔者依然不看好其前景。

本人曾在2007年的时候与某厂商中国区某负责人做过交谈。在谈到WiMAX的时候,旁边该厂商某人士指着笔者对他的那位上司说:“他(笔者)一贯是WiMAX的反对者。”我当时反驳道:“不是反对者,是质疑者。”其实我也是乐观其成。

但是在本人看来,WiMAX阵营在宣传上总是猛打猛冲,却很少能够明确清晰地用事实来回答一些产业化和商用化过程中的疑问。在历史学上实证是一个重要的治学态度和手段,在通信业内也应该有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笔者曾经试图求证过这样一个无聊的命题:把IT界的浮躁与浮夸带到通信圈里来的是不是始于WiMAX?)。

说这话的时候,WiMAX阵营成员北电正在全力推进转型,WiMAX也是其重点项目之一。但是在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里,一切又都发生了变化。北电在今年6月宣布缩减WiMAX的投资,专注发展LTE。同时发生的另一个大事就是它与AlvarionWiMAX签署协议。而协议的实质以笔者的理解就是北电要OEM奥维通的WiMAX基站。

这应该就是WiMAX“天亮了”的一个信号。作为一个曾经力推WiMAX的大型、有实力的设备厂商,最终选择了放弃最为核心的基站开发,说明了什么?其一可以理解为产品实力使然,这对于它声称的核心技术能力似乎有些不相当;其二也可以理解为它意识到市场容量有限,做开发投入不合乎性价比的要求。

目前在业内包括那些做WiMAX设备的厂商那里已经有了一个共识,WiMAX更多地只能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做宽带连接和接入用,当然一些城市也会有应用,主要是面向新兴运营商或者是在传统通信领域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运营商。其实如果仅仅作为接入来用,或者在新兴运营商那里用,其市场容量应该是极为有限,这些在16d的实际商用中已经有所体现,而且还不要忘了此前WiMAX所鼓吹的设备便宜的卖点,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WiMAX的市场容量和产能间的矛盾,并不足以维持这个产业链的稳定,这些现实也与WiMAX此前给业界画出的硕大无比的“饼”反差极大。由此,北电的选择性退出也有其必然的理由。

另外,作为WiMAX产业的龙头老大,其WiMAX产品线上下通吃的布局(有芯片、基站平台、有笔记本客户渠道、最近还有手持移动设备MID,就差不太值钱的核心网了),不知道会给业内其他厂商做出怎样的启示,它们是否会最终沦为一个打工者也不得而知。

而就英特尔来说,也许它一开始也没想到把WiMAX的事情“闹大”,这从其产品规划上首先做的是16d应该也可以看到些许端倪。WiMAX也许只是英特尔当初设定的一次升级计划,为自己的笔记本芯片平台做出的一次“普通”的“增值”行为,毕竟有摩尔定律在那里压得让它喘不过气来,它需要用WiMAX来作为一个缓解压力的杠杆。不过,业界空前的危机意识也让WiMAX完成了一次自我膨胀。这个膨胀的气球在2007年的10月达到极限(WiMAX成为3G演进标准),而又在20082月的巴塞罗那通信展上被泄了气(主流运营商达成共识未来力推LTE)。

一切也许都很复杂,一切也许都很简单。WiMAX之争到此应该休矣了。继3G之后,它也是最为让业界疲劳的话题,而且这种疲劳是建立在空谈之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