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D-SCDMA招标疑问重重  厂商竞合陷入混战

(2007-03-23 15:59:00)

随着3月20日下午中国移动TD-SCDMA招标书的送达,此前一直枕戈待旦的系统设备厂商相关人员也开始加班加点投入应标工作,因为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到一周了—— 3月26日上午10点,是上交标书的最后截止时间,用中国移动的话来说就是:“过期不候”,哪怕迟到1分钟,标书也将被视为作废。

紧张的建网工期安排,也让中国移动不得不如此“苛刻”。按照其规划,TD-SCDMA规模试验网络的建设将在6月份正式启动。包括这次设备采购在内,后续的网络规划、优化,直至10月份的商用,其间有着诸多繁杂的工作等着中国移动去做。

公开招标疑问颇多

某业内权威专家则向记者表示,中国移动此次采购以及后续的TD-SCDMA网络建设方案是经过发改委审核批准的。此前,中国移动同时设置了小、中、大三个规模等级的TD-SCDMA建网方案,最后,“大规模”方案获得通过。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中国移动将采购9.12万个载扇区规模的设备。

据了解,中国移动此次向设备厂商发布的标书涵盖了基本需求、工程规范建议、报价等多个栏目设置。而在3月26日厂商递交标书之后,中国移动将按照需求来要求厂商方面做相应的技术澄清。

对于本次的招标书,厂商方面反映较多的问题就是内容组织比较混乱,使得厂商方面在填写标书时疑问颇多。而在试图向中国移动求证时,得到的结果就是“基本没有收到效果”。对此,某一线工作人士分析,从标书内容的组织来看,中国移动似乎对TD-SCDMA建网及其技术的储备尚有不足。

同时,表面的紧张忙碌,并没有掩盖部分相对弱势厂商的忧虑。因为有内部消息称,虽然这次设定了公开招标的形式,但是在此前中国移动针对各个厂家的摸底考核中,其采购意向已经基本确定,更有内部人士声称,有两家设备厂商已经合计获得此次招标总额的70%。

厂商竞争微妙复杂

中国移动宣布,本次TD-SCDMA设备采购,除了厦门地区外,用于其余几大城市网络部署的设备采购,所有厂商原则上都可以参与,而用于厦门的设备,则继续由此前参与该地区规模网络试验的厂商应标。

中国移动的此种做法,对于目前的TD-SCDMA产业格局而言,又额外增加了一些不确定的微妙因素。

在此次应标的8家设备厂商(大唐、中兴、普天、鼎桥、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烽火通信、爱立信、广州新邮通)中,除了TD-SCDMA领域传统的四家主流厂商大唐、中兴、普天、鼎桥之外,其余厂商至少在无线接入部分皆为OEM厂商,并都与上述个别厂商在TD-SCDMA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合作。据介绍,OEM厂商此前在与其上游厂商签订合作协议的时候,基本明确了各自的市场地域划分。但是中国移动多城市“同等应标”的决定,使得OEM厂商与其上游设备厂商形成了竞争关系,也让此次的应标争夺进入到了一种微妙而复杂的局面。

尽管可能会影响到厂商间的后续合作,但是对各方力量而言,本次应标只能争夺到底,因为初期的跑马圈地效果不仅将直接影响到自身后续的TD-SCDMA市场份额,还会间接牵连到设备厂商在非TD-SCDMA领域上与相关运营商的合作。这一效应在当初小灵通市场启动时已经有清晰地体现。

以中兴为例,在当时的某个省份,由于采用了中兴的小灵通解决方案,后续在非小灵通的设备采购上,中兴也连获大单,与属地运营商的合同金额从每年的4千万元人民币,短期内就跳升至每年5亿元人民币。而没能搭上小灵通班车的某国内厂商,在该省份的市场份额则直线下降。正因为如此,可以预见,此次的TD-SCDMA设备采购,各方力量将会倾尽所能。

另外,爱立信的入围也让国内设备厂商颇有危机感。虽然在爱立信提供的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中,无线接入部分采用的是OEM设备,但是携其强大的技术实力,“进入TD-SCDMA领域将会是很轻松的事情。”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谈到。记者就此问题向某TD-SCDMA阵营权威人士求证时,该人士有所保留地表示:“国内设备厂商在TD-SCDMA 商用‘初期’将会保持其领先优势。”但是,初期的领先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持续的收获,由此看来,国内厂商在TD-SCDMA方面并非高枕无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