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自驾河北之四保定大慈阁与钟楼

标签:
保定大悲阁钟楼旅游自驾 |
分类: 有多远走多远 |

大慈阁历史源自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大慈阁以“市阁凌霄”之美誉名列“保定八景”之首,成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慈阁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路北侧,是全市最高大的古代建筑。据载,大慈阁建于宋元时期(公元1227年),为元代蔡国公张柔所建。大慈阁是一组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体,坐北向南。大慈阁重檐三层,歇山布瓦顶,底岐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大慈阁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慈阁和关帝庙。天王殿门前置石狮一对,门楣上嵌“真觉禅寺”横额。天王殿内梁架上遗存有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绘制的龙棉枋心墨线小点金彩画痕迹。穿过天王殿,东西有钟鼓二楼对称而立,迎面是主体建筑---大慈阁。钟鼓二楼高度、造形相同,各通高10.9米,其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施十字脊,分上下两层。

大慈阁通高31米,阁前是22级台阶,移目阁内,观音菩萨矗立于莲瓣须弥座上,神态安然。观音像为木雕,高5.5米,42支手臂持各种法器。阁内两侧有壁画十八罗汉及经变故事,为清末作品,尚清晰可见,神态各异,是阁内艺术珍品。二、三层皆面阔三间,进深一大间,阁内藻井、檩枋均绘旋子彩绘,四周作围廊,依栏鸟瞰,市井民宅历历在目。登上三层,凭窗极目,西部群山隐隐诸峰,尽收眼底。








保定钟楼又叫古鸣霜楼,位于保定市裕华路,紧邻大慈阁,背后是钟楼商厦。楼内藏钟,钟体通高2.55米,口径2米,唇厚17厘米。铸成于金大定廿一年(公元1181年)。据《中国名胜词典》介绍,该钟早于西安钟楼大钟203年,早于北京大钟寺钟王55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