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明十三陵系列五:裕陵(英宗朱祁镇)

标签:
北京旅游名人墓图说北京十三陵神路世界文化遗产朱棣皇陵裕陵英宗 |
分类: 故居名人墓寺庙教堂 |

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之子,9岁即位,年号正统。初期,在太皇太后张氏和杨荣、杨士奇、杨溥的统治下,朝野上下一片安宁,社会也较为稳定。后来这4人先后去世,先前曾被张氏惩戒的太监王振便越发放肆起来。在朝中,他接受贿赂,打击正直的朝臣,而朱祁镇对王却言听计从,十分宠信。正统14年,蒙古瓦剌部分兵4路进攻明朝,王振想借机回山西老家炫耀富贵,便极力怂恿朱祁镇亲征。朱祁镇被“亲提六师,扫荡漠北”的虚妄幻想冲昏了头脑,不顾群臣的反对,率50万人马出居庸关御驾亲征。后闻阳和战败,又匆忙班师,退至今河北省怀来县土木堡。又中了瓦剌部也先的诱敌之计,移营就水,结果陷入也先骑兵的重重包围。这时,早已恨透了王振的护卫将军樊忠高呼:“我为天下杀此贼!”一锤将王振击毙。但在瓦剌骑兵的进攻之下,50万明军伤亡大半,朱祁镇索性放弃突围努力,下马就擒。是为明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从九五之尊的皇帝到北国大漠的阶下囚,朱祁镇生不如死。后也先押解朱祁镇企图要挟明朝投降,直至兵临北京城下。国难当头,明兵部尚书于谦挺身而出,反对迁都议和,拥立景泰帝朱祁钰,组织兵力,痛击也先,经过5天激战,终于保住了北京。

朱祁镇在被俘1年之后,被放归京城,又在南宫过了6年的囚徒式生活,后趁朱祁钰病重,与属下发动“夺门之变”,重登帝位。复辟后,朱祁镇大肆杀戮景泰帝时期的正直大臣。宦官又重新掌握了朝廷大权,并曾发动令朱祁镇惊心动魄的曹吉祥叛乱。

7年后,朱祁镇在弥留之际忽然良心发现,遗诏废除活人殉葬,这是他一生中唯一值得后人歌颂的德政。












中国以活人殉葬的制度,自古就有,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就是对这类现象进行的批评和诅咒。进入春秋战国之后人殉就比较少见,但到了明朝,这种惨绝人寰的做法居然死灰复燃。《大明会典》记载:“孝陵40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具从葬;长陵16妃余俱从葬;献陵7妃,3葬金山,余俱从葬;景陵8妃,一葬金山,余俱丛葬”。《明史》(113卷记“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若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自锦衣卫所试百户、散骑带刀舍人,进为千百户,带俸世袭,人谓之“朝天女户”。《明史》(113卷)还说,“历成祖,仁、宣,亦皆用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