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乡大葆台村东南,1979年11月筹建,1983年12月
1日建成开放。

大葆台西汉墓于1974年6月开始发掘,经考证,墓主为西汉燕王(或广阳王)及其夫人。该墓的发掘为研究汉文化,特别是汉代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汉代帝王葬制称为“黄肠题凑”,即“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者,天子之制也”。大葆台虽为诸侯之墓,却采用了天子制。墓室用一圈截面10厘米见方的柏木条筑成厚木墙,所有柏木条的一端都朝向墓室中心,共用柏木条约15880根,出土时尚大部如新,木墙正南辟有门,门内前室为“便房”,象征死者生前饮食宴乐的地方,过了便房北门是“后室”,棺木放在正中的棺床上。除此之外,遗址还包括为主人殉葬的车马坑。




地宫坐北朝南呈凸字型,占地面积约420平方米(南北长23.2米,东西宽18米),由墓道、南道、外回廊黄肠题凑、内回廊、前室和后室组成,结构使用汉朝特有的“天子之制”——“梓宫、便房、黄肠题凑”。

墓道,道内随葬有三辆车,11匹马,都是真车马,史载是专供皇太子及诸侯王乘坐的“朱斑轮青盖车”,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西汉马车,虽因时间太长,本质腐朽,但隔着玻璃罩俯看下去,车轮、车辕、伞骨均清晰可见。
墓室外回廊内侧一座高大壮观的木墙,便是著名的“黄肠题凑”(所谓的“黄肠”,即柏木黄心,为去皮后的柏木;“题凑”即木头的头部按一定的方向聚集在一起),过去只见于史册,在这儿是首次发现,也是最大规模:一根根长90厘米,10或20厘米见方的黄心柏木,端头向内,层层铺砌成高3米的一圈围墙,这座木墙虽已在地下两千多年,仍整齐坚固如初。“黄肠题凑”共用柏材15880根,约合木材122立方米。
回廊里面小处空地叫便房,想必设想为墓主活动所用。便房中心就是梓宫了,棺停有五重,三棺二停,如同大棺套小馆,层层相套,足见主人等级颇高。可惜在发掘前该墓早已被盗,内棺损毁,可叹生前万般富贵,身后竟不得安宁。


更多相关内容请看:
探访北京最早的皇陵--金陵
探访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圆明园遗址公园
探访天宁寺古塔
北京金中都遗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