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最早的铁路是京汉铁路和北宁铁路。京汉铁路又称平汉铁路(原为卢汉铁路),1898年底,由比利时在英、法、俄三国的支持下修建,南北两端同时开工,南端从汉口玉带门,北端从北京西便门至正阳门(前门)西车站。1906年4月1日全线竣工通车,清廷派张之洞与直隶总督袁世凯共同验收,并改称京汉铁路。该铁路线经保定、石家庄、邢台、安阳,过黄河、经郑县、信阳,经过大别山的武胜关至湖北的汉口止,全长1200公里,纵贯河北、河南、湖北三省,为中部南北交通的惟一大干线。

北宁铁路原名为京奉铁路,由英国承建,1911年由北京可直达奉天(沈阳),火车站设在正阳门(前门)东站。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革命军进入北京,改北京为北平,京奉铁路改名为平奉铁路,当年平奉铁路又更名北宁铁路。北宁铁路起北京经天津、塘沽、唐山、滦县、山海关至沈阳,全长656.25公里,横贯河北、辽宁,为通往东北的要道。








经过慈禧太后批准,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皇城御苑之中开始建筑铁路,起点在中海的瀛秀园,终点在北海镜清斋,全长1510.4米,光绪十四年(1888年)竣工。西苑铁路成为中国皇家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于1905年9月动工,1909年(宣统元年)8月建成,比原计划提前2年。

詹天佑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多次实地勘测,最后为京张铁路选定了经过南口、居庸关、八达岭的现行路线。
南口至岔道城的关沟路段,是京张铁路工程最艰巨的路段。为了减少铁路的坡度和山洞长度,詹天佑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设计了“人”字形爬坡路线。又采用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的办法,解决了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
更多相关内容请看:
老照片:老北京交通工具之一骆驼
老照片:开国大典
北京老照片:和平解放60周年(组图)
老北京皇城城门
老北京的外城门-共七座(老照片)
老北京的内城门-德胜门等(老照片)
老北京的内城门-前门等(老照片)
老照片:老北京买卖人(上)
老照片:老北京买卖人(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