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行摄之一绵山(1)

(2008-05-25 21:30:53)
标签:

视觉/图片

山西

绵山

锦绣中华

寺庙

分类: 有多远走多远

山西行摄之一绵山(1)

 汶川大地震不仅使几万人失去了生命.同时很多文物古迹在这次大地震中遭到了破坏.愿历经天灾人祸很多年来留下的人类智慧结晶,能够世代相传.遭破坏的文物能够修复,修复的修旧如旧.

 

山西行摄之一绵山(1)

 绵山,亦名绵上,后因春秋晋国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

山西行摄之一绵山(1)

 云峰寺为绵山百余处岩洞之首,因形如两手抱腹,所以又叫抱腹岩。抱腹岩之腹大,大得惊人:抱二百余间殿宇禅房及一两万名游人于腹内而不显得拥挤。抗战时期,介休抗日民主政府常在这里召开全县军民大会,部署生产和战斗任务。

山西行摄之一绵山(1)

 抱腹岩是天然生成的超大型礼堂.抱腹岩坐东面西,为一高约18丈,长约45丈,深约15丈的巨形岩洞。岩洞分上下两层,上层是两个直角排列的大岩洞,很象砖圈的“无量殿”,路断处有木栈道沟通,自下仰望殿宇参差,勾栏蜿蜒,犹如空中楼阁.更引人注目的是岩洞顶壁的无数个鸟洞和悬挂着的铜铃。抱腹岩挂铃为绵山一绝,每逢庙会,许了愿的善男信女们便雇人从岩顶将挂铃者用绳子吊在半空,然后利用前后晃动的力量将人悠进洞内,用铁钩钩住顶壁打楔系铃。操作完毕后再用绳子把挂铃者放到岩下。场面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行摄之一绵山(1)

 

 

山西行摄之一绵山(1)

 清代康熙年间介休文人王清在《抱腹岩》一诗中写道:“寺古云常在,岩空势欲倾。此中真得地,以外纵浮名。鸟拂金铃渡,僧缘石隙行。坐听梵响处,花雨落无声”,可谓绘声绘色的抱腹岩写照.其中“鸟拂金铃渡,僧缘石隙行”更成为人们广泛传颂的名句。很久以前,绵山中生活着一种叫吻的野兽,非常凶猛,常常伤害过往行人.附近的村民靠山吃山,以采药为生,而野兽封山,村民们无不头痛万分/于是推荐了一个身体强健,狩猎本领很强的年轻人前去降吻。这个年轻人想只凭自己的力量那太微不足道了,如果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一定会万无一失。于是他就去求空王佛保佑,祈求老人家赐给自己一件法宝,以降服吻兽.年轻人祈祷完毕,正要走时,忽然看见供案上金光闪闪,霎时满殿生辉。走近一看,原来是只铜铃,铜铃上还有一道经文。这时殿内突然有个缥缈的声音:“念此咒,便可降住怪兽,快快去吧.”年轻人这才恍然大悟,慌忙叩拜点化之恩.后来果然降服了吻,人们为了感谢空王佛的慈悲之心,就把这个铜铃挂在抱腹岩的岩顶上,让它为人们消灾免祸.

山西行摄之一绵山(1)

 

 

山西行摄之一绵山(1)

 

山西行摄之一绵山(1)

铁索岭是由抱腹岩而上的一个高二十余丈的山岭,由岭上拖下两根铁索,人们背向万丈深渊,面向摩天山岭,手抓铁环,沿75度的斜坡攀援而上,可至绵山峰顶。其惊险程度真不亚于华山千尺幢。以前是通往正果寺的必经之路,旅游开发后,在岭后悬崖上修了之字型的栈道,方便行人上正果寺,铁索岭就单纯做了景观

 

 

山西行摄之一绵山(1)

 

 

山西行摄之一绵山(1)

 

更多相关大同游的作品请看 

山西行摄之二绵山(2)

自驾游大同之一缘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