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2007-02-18 23:35:14)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北京

历史

旅游

庙会

文化

分类: 山水北京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龙潭湖庙会里手工艺品大师在现场制作,表演绝活.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料器和琉璃、玻璃一样,采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硅酸盐和其它金属氧化物为原料,经过高温熔化,拔制成各种规格的料棍,再用料棍在灯上烧软,手工加工而成。和琉璃比较,料器没有底胎,是艺人在灯火中一次加工完成的即兴之作。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绢人制作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景泰蓝制作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景泰蓝在工艺上称之为“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故称景泰蓝。景泰蓝制作精细复杂,须经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活、镀金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泥人张的传人
“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于1950年由天津调入北京。作为“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锠,在彩塑形式、内容、材料上发展创新,既表现出传统“泥人张”的写实性,还兼顾当代彩塑艺术的装饰性和现代感,在空间上有小型彩塑,同时也有大型公共作品。其代表作《火烧望海楼》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惟妙惟肖的泥人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绢花也称“京花儿”,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装饰色彩的手工艺品。制作绢花的主要原料是真丝织物,也有少量的棉织品,还有染料、铁丝、淀粉等。绢花的制作过程是:选料、上浆、染色、窝瓣、烘干、定型、粘花、组枝等工序。近代制作绢花的知名艺人金玉林,人称“花儿金”,代表作有“十丈珠帘”等。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就用玉器作为妇女的装饰品。北京玉器兴于元代,祖师为邱处机,当时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风格。北京玉器技艺在制作上量料取材,因材施艺,遮瑕为瑜成为琢玉的重要法则。其制作工艺过程可概括为“议、绘、琢、光”。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2007龙潭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小资料:
龙潭湖位于崇文区南部。原为明代修建外城后留下的一片窑坑。西部为龙须沟污水排泄处。1952年整修成东、中、西3个人工湖,因与龙须沟成首尾之势。梁思成起名为龙潭湖。1984年后东湖建为龙潭湖公园,中湖为北京游乐园,西湖为龙潭西湖公园,3园总面积1,758亩,其中水面596亩。
龙潭公园占地690亩,其中水面255亩。湖面被龙脊桥,双亭桥分为3部分,点缀有4个小岛、4个半岛、3个浅滩、1个峡谷、6个桥头绿地。沿湖以龙为主题,建有6个景区:龙吟阁景区是北方园林中独有的水上楼阁;龙潭景区由14座山峰组成,层峦叠嶂,瀑布从高14.5米、宽3米的山石上直泻而下;龙字石林景区由自然山石堆砌而成,石碑林立。它汇集了甲骨文、秦篆、金文,汉、晋、北魏、唐、宋、元、明、清及现代著名书法家和名人题的“龙”字,还有中国龙形的演变,共有龙字229个;荷塘花屿景区7、8月荷花满池,亭亭玉立,摇曳于涟漪荡漾的清波碧浪之上。龙门景区是公园入水口,“龙门”石壁上伸出一对汉白玉雕龙头,龙头喷水汇入轩前奇石环抱的龙池;万柳堂景区中既有腾空翻飞的威龙,又有精雕细琢的九龙解析,集文化与园林于一身。
 
 
更多庙会内容请看<<北京庙会万象>>专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