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北京胡同锦绣中华历史旅游视觉/图片文化 |
分类: 北京胡同 |
胡同的由来
北京胡同有几百年的历史,胡同形成于元朝,是随着忽必烈建元大都城时开始形成的。元大都城始建于1267年,其规划整齐的建筑格局造就了胡同。北京这个名称是明朝才有的。
(2002年摄于什刹海)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在南京建立了明朝,改元大都为北平府,封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为燕王,驻守北平。1403年2月4日朱棣当了皇上。朱棣改北平府为北京,北京这个名称就在这一天诞生。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原来的都城南京则成了陪都由此可见,胡同已经有700年的历史。如此算来,胡同比北京早有了100余年。
(2003年12月摄于国子监)
喜欢去国子监街去拍摄,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形成于元朝初年,国子监街保存着较好的旧京街巷的风貌。这里也是北京仅存有牌楼的街道,街上有四座牌楼,东西街口各一座,额题"成贤街",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额题"国子监".当早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街道上时,是拍摄这古老街道的最好时间.
(2002年12月摄于什刹海)
(2002年12月摄于什刹海)
前门地区的胡同十分有特色,从宣武门外大街向东穿行,可以到北京著名文化街琉璃厂文化街,这条街汇集着很多卖字画古玩文房四宝商店,据说旧时许多是来京赶考的举人,不能进入皇城,大都居住在前门地区,因此形成了琉璃厂文化街。穿过琉璃厂,人越来越多,这里就是著名的大栅栏商业街,有很多的老字号.
从珠市口出发,向北向西走的前门地区的这片胡同,是著名的八大胡同也是旧时的红灯区,主要有陕西巷,百顺胡同等如今依然留有很多旧时的痕迹。向东就是天桥地区了。前门以北的胡同一般较宽,规划比较整齐,前门以南的胡同一般较窄,规划也不整齐。
(2006年2月摄于前们地区)
什刹海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占西城区的三分之一以上。历史上本地区曾建有王府、寺庙。多达30余座,现代保存比较完好的有恭王府及花园、醇亲王府、广化寺等十多处。什刹海地区的民俗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北京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什刹海地区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四合院,如金丝套地区的大小金丝胡同,南、北官方胡同和鸦儿胡同、白米斜街、烟袋斜街等在穿行古老的胡同中去体会古老胡同历史,感受时光推移在胡同中留下的种种痕迹。走累了饿了找个小吃店,品尝一下北京小吃。什么驴打滚、爆肚、豆汁、焦圈。吃好了我们在进入胡同拍拍细节。
(2003年12月摄于钟楼)
(2002年12月摄于什刹海)
前一篇:北京古观象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