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的中心,是我园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北海园林的开发始于辽代,金代又在辽代初创的基础上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规模宏伟的太宁宫。太宁宫沿袭我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并将北宋汴京艮岳御园中的太湖石移置于琼华岛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宁宫琼华岛为中心营建大都,琼华岛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赐名万寿山、太液池。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称西苑。明代向南开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袭明代的西苑,乾隆时期对北海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后的规模和格局。
北海南边是什刹海,我喜欢从南门进园,这里有进水口总有小鱼在跳看着很开心。靠西岸路两边有高大地杨树风吹着树叶哗哗的响着。和家人一起在湖中荡舟十分的轻松。如果从南门向西走,湖光倒映着白塔十分的漂亮。五龙亭里总有人唱歌的老人们。喜欢登上山顶向下看,一湖清水。远处的青山。每次开车从文津街过北海大桥远眺北海白塔十分的漂亮。北海里的仿膳饭庄十分的有特色的。是典型的宫廷菜,小窝窝头呀什么的小点心做的十分精致。有着神奇传说的小火烧到这个上来的时候,穿着古装的服务员都将典故娓娓道来。如果春节和父母但上老婆孩子去吃次年夜饭十分的超值。站在景山顶上拍北海白塔映在晚霞中那要等漂亮的彩云出现了。
北海位于市中心区,在故宫的西北面。面积约71公顷,其中水面超过一半。北海因与中海、南海分称三海而得名。这里原是辽、金、元、明、清5个朝代逐渐修建而成的帝王宫苑,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琼华岛的相对高度为33.4米,白塔的高度为35.9米。白塔全部为砖、木、石结构。为防塔内木架潮湿糟朽,塔身周围设有306个通风孔。白塔的结构可以分为塔基、塔座、须弥座、宝顶、塔身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设计都有讲究。白塔的塔基是由砖石垒砌而成,四周环绕着汉白玉石栏,建筑面积为11650平方米。塔座也为砖石结构,成正方形磋角须弥座,面积为588平方米。须弥座上有三层圆台,之上的塔身又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塔肚,成覆钵形,最大直径14米;上部为“相轮”,也称为“十三天”。“十三天”的下部为正方形磋角底座,座上有青白石束腰,束腰上雕有莲花图案。“相轮”的里面有一根柏木刹杆,高约30米。
雪中团城
燕京八景之一
小西天
铁影壁
五龙亭藻井
九龙壁
九龙壁局部
静心斋
静心斋内喂鱼的游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