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摇滚之父"的第一次国语受访

(2006-08-10 23:34:16)
标签:

夏韶声

歌星

名人

专访

文化

生活方式

分类: 人在纽约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QINLI/Desktop/Danny%20Summer/Danny%20&%20Qin%20SS.JPG

http://s4.sinaimg.cn/orignal/473968556672172730323夏韶声Danny Summer飞到纽约修剪他的招牌长发,也带来了刚出炉的大碟《谙3》。30年来乐海沉浮,越江跨洋,从香江,到东洋,再飘过大西洋,今天,DANNY抱着吉它,边说边唱,就这样出现在《名人会客室》。

"几次想逃了你这个采访,临到要出发,又给自己敲退堂鼓,想不来了。" 采访完了,坐下来饮茶吃点心时,他向我"招认"了,并说因为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正而巴经以国语受访,怕讲不好。闻听这个"第一次",我心情大悦。想到他刚刚坐在名人会客室,抱着吉它当“挡剑牌”的样子,让我也忍不住取笑他说,看来音乐是你的“胆”。

 

其实我也在潜意识中把这一采访推后了一年,因为不完全懂得他唱的粤语歌曲,怕错领悟了其中的背景内涵。一年前,在我们公司举办的为卡翠纳飓风振灾义演时,第一次听到他的LIVE(现场秀),那种震憾力只有用港人爱用的"天王"来形容了。那天现场,他又招纳了不少“粉丝”,全都随着他的节奏在现场左摇右摆,浑然天外。

本来,夏韶声这个名字对于在中国内地长大的我是陌生的,因为语言的阻隔,可是那天听他声音的韧实磁性,曲调中透出的悲喜悯人,已让我决定要开始排队等他的第一张国语音乐大碟了。他操着有点别扭的国语笑着说,也许会有那张碟吧。

 

在《名人会客室》,将30年压缩到30分钟,从《童年时》到《今天昨天》,信马由缰,说他的"摇滚人生"。最终还是应了那句话,语言无力,抵不住他在吉它上弹拨几下,空气中就立即有了神采。好的音乐如有神助,对他来说,好的音乐是发自内心的。演过不少电影,他还是将音乐作为立身之本。Danny爱说,做戏是假,唱歌是真。

5年时间精心打造的新大碟《谙3》,发烧品质无庸再提,承继《谙1》、《谙2》的火热劲,《谙3 7月推出的第一周就卖出13500张,让Danny相当开心。

 

《谙》系列都是重唱他人老歌,问他为什么总是在“怀旧”中,是不是不再热心“当下”?他说,其实老歌对于新一代人来说,是新歌;对于老歌迷们,则是满足了重新找回熟悉感觉的期待。

 

没有人能够在乐坛永处颠峰,在不断推陈出新的香港亦然,然而Danny却是一个永远的“存在”。被尊放在“非主流”掌门位置上的他至今还笑着质问,什么是“主流”?歌有这么多人听,怎么是“非主流”?

 

在新《谙3》上,Danny写了一句话:"人找到路不难,找到自己才难"。对他来说,十几岁第一次听到蓝调,就注定要“摇滚一生”了。但是作为先锋音乐人的“自已”,却是在起起伏伏,高高低低中,有喜有悲,他用了两个字来总结:“不易”。

Danny属于哪个时代,哪个地方?刚刚接到Danny给我寄来的他 30年来演唱的照片资料,在电脑里一张张打开细阅,虽然服装、场景在变,但他的那股“浪子”劲却是一脉相承。而他的歌迷也是一代代相承,随便在纽约华埠街头走一遭,才知他有多POPULAR,不管是男女老少,不断有人对他注目指点,还有人亲切地叫他名字。如果在读这篇文章的读者您也是他的歌迷,那千万不要错过了华语电视《名人会客室》"香港摇滚之父"的第一次国语受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