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港情 港意

(2009-04-20 14:32:21)
标签:

杂谈

昨天傍晚才从三峡赶回广州,下飞机直奔中山纪念堂捧费叔叔和花花(我们对朱桦的昵称)场,昨天是 419,刚好也是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身在演唱会现场显然没法看TVB直播,于是大苹果承担起录影任务,这边厢演出结束,那边厢刻录的光盘也就到手了。

 

辛苦了大苹果,颁奖礼直播结束已经接近十二点,拿到光盘回到家已经接近一点,实在撑不住熬夜看录像,尽管我很想知道结果…..

 

今早九点三十起床,一番洗刷后再把早餐吃完,才隆而重之地把光盘放进碟机,在这之前,我没敢看报纸(哪怕首页),没敢上网,没敢看短信就生怕秘密提前曝光,我要以看直播的状态来陪着金像奖一步步走向高潮。

…….

十二点二十,我终于看完了“准”直播。

 

电影一直是丰富我业余生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每周我都会到电影院一趟或在家“煲”一张碟,所以每年我都根据提名来个自我投票,很自豪地告诉大家,这一届我心中的奖单与公布结果有99%的命中率,是历届以来最高的。

 

尤其在最佳导演男主女主男配女配等主要奖项方面更是全部命中,只有最佳电影大会选出的是《叶问》,而我仍然很坚持很虔诚地把这一票给了《天水围的日与夜》。

 

很想在此向《天水围的日与夜》致敬!向坚韧而伟大的导演许鞍华致敬!向朴实无华的演员鲍姐和丽云姐致敬!向这么一群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下依然执着于一份淡淡人文关怀的电影工作者致敬!

 

我依然记得一个月前看完这部戏后那份感动,那是一份久违的感动,人间有情 历久常新 这八个大字足以概括我的观后感。

 

常常有人用“人情薄如纸”来形容香港社会,也难怪,弹丸之地人人为求三餐一宿只能出门拼命搏杀,回家舔舐累累伤痕,哪有闲暇时光来互相嘘寒问暖?我在香港生活过几年,那是我最不快乐的日子,一切源于没有什么朋友。急促脚步下的香港地似乎不愿意停下来聆听一个外乡客的寂寞,虽然我和他们一样讲着没有区别的粤语,但一声“Hi”一声“Bye”的礼貌招呼后,如果有进一步的联络,十有八九是“梁生,得闲饮茶我地倾倾份保单吖”又或者“介绍只保健营养品比你”。那些或风花雪月或豪情万丈的理想主义式围炉夜话在此找不到市场,真的是:有时间和你做生意没兴趣和你做朋友。那阵子,唯一与我作伴的便是“影碟”,十年前的香港流行“到影音店租影碟回家看”这玩意,一下子,我的小小世界里高朋满座,郑裕玲曾志伟钟楚红张曼玉张国荣梅艳芳粒粒巨星日日与我相伴,我随他们一起开心地哭或者泪流满脸地笑。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也不尽是装满了冷漠,我那个女房东在每月准时收到租金之余偶尔也会送来一碗热腾腾的老火靓汤,还有土生土长的香港小姐ann,她带我正式进入香港人家做客,公海的游艇之旅叱咤乐坛颁奖礼现场都是好客的ann给我的最好礼物。

 

看《天水围的日与夜》,我看到了港式温情淡淡地静静地流淌,也就有了我由衷喜爱它的理由。

 

最后借用评论员对许导演的评价来表达我对这部电影溢于言表的钟爱——

许鞍华以轻盈抗衡沉重,用内敛诗意、生活味道、写实质感、诚挚温情与人文关怀重新建筑天水围城,再折射出我们实在经历的相关故事……电影在平凡处尽现不平凡,场面刻画追求宁淡致远,允为登峰造极的香港电影作品

 

我们都是天水围城里的一员,冷漠与关爱同在。

 

港情 <wbr>港意

港情 <wbr>港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珍妹
后一篇:人间四月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