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富即安

(2009-01-11 23:29:11)
标签:

杂谈

梁永斌——我只要小富即安  

                                  《信息时报》   文:陈川

   

    梁永斌是上世纪90年代广州电台的名DJ,近几年他是央视《同一首歌》的节目主持人,此前,还没有一个广州本地主持人像他走得那么远,出走广州后走进了国家级电视台。深受香港电视文化影响的广州人如今对这个“说普通话的广东仔”有点生疏,所以每次回广州梁永斌都觉得身心自在,可以在西关的源记吃一碟肠粉,还可以跟装修师傅讨价还价且不被发现真实身份,这才像回家的感觉。自称娱乐圈边缘人的梁永斌坚持和这个圈子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工作以外喜欢宅在家里,不做派对动物,过年的时候不接工作,五年如一日地做一档娱人娱己的电台音乐节目。朋友笑他是小地主情怀,他心安理得笑笑口地说,我就是小地主,只要小富即安。 

 

一个人与一座城 

梁永斌每年大约有一半时间在北京或随《同一首歌》节目组在路上,有一半时间在广州,每当飞机降落在白云机场时,梁永斌才感觉自己真的着了陆,回家了。

梁永斌喜欢用“回归”来形容自己与广州的关系。祖籍西关的家族,到了父母这一代却离开了广州,所以梁永斌是在茂名出生的广州人。在进入电台工作之前,梁永斌是一名会计。1991年底,已是茂名电台台柱的梁永斌听说新成立的广州电台招人,赶来应考。初试因为太紧张,发挥失常,落选了,梁永斌不甘心,自己录了一期节目,直接拿给台长听,台长听了5分钟后说,你留下吧。从此梁永斌开始了与广州的缘分,如今回想起来他说,这就是回家了,祖辈的血脉在他这里获得了回归。

被广州电台录用一个月后,梁永斌就担任了广州电台开台庆典的司仪。在1991年至1996年间,梁永斌主持了多档广受欢迎的电台节目,其中《阳光缤纷快乐人》收听率高居不下,一播就是三年,当时他不仅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主持人“听迷会”,发行了首张个人唱片《月色水晶玻璃杯》,还多次荣获省市级的广播电视新闻奖项,1995年更获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年轻的广州电台给了年轻的梁永斌许多机会,期间他策划了很多有声有色的创意活动,如DJ新秀大赛,由听众票选选手,选秀模式如同后来的超女,先行了十几年,梁永斌说广州电台给予的养分使他受用终身。

梁永斌在广州这个不问出处、只看能力的城市找到了自己,这里承认了他的付出,成就了他的努力,是他事业的起步,所以他一直对广州心怀感激,即使后来、直到今天,工作的重心已经远离广州,他仍然记得最初的那些时刻。

去北京后,梁永斌最“广州”的那些部分才渐渐显现出来。如他至今不能习惯某些侃爷光说不做的做派,只要约定的事情,他就会去践行。他平时会下厨做粤菜,煲煲汤,固执着南方生活的习惯,因为北京的粤菜馆总是让他这个老广失望。他觉得不逛花市就不像过年,喜欢向北方的朋友宣扬广州的好,以至于被称为广州的形象大使。在2006年的一篇博客里他写道,“他朝鸟倦知返,我会燕子归巢般回到那个温润而嘈闹的城市,也许只为那一杯安抚五脏清热去火的广东凉茶吧”。

 

我有一座房子,春暖花开      

2007年梁永斌在番禺买了房,大费周章地装修了一番后,终于把它打造成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之家:一座有天有地有花园的房子。

在北京的时候,外形和设计兼好的房子并不少见,但梁永斌从不动心,这个有过半时间被风沙和严寒控制的城市自然不能满足他对一个小花园的要求。这座房子的花园,必须是春暖花开,四季常青的。还有什么地方比广州更合适呢?

    爱家如痴的梁永斌外号“梁爱家”,是一个标准的宅男,有这样一座房子后,本来就很宅的梁永斌可以更理直气壮地宅下去了。不需要工作的时候他能在家里呆三四天不出门,在家录《我的黑胶时代》,看看书,下午做运动,晚上陪家人看看电视,所以当有人问梁永斌广州或北京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他总是老老实实地说,你问错人了。在人人热衷于赶场赶“趴地”的文艺圈里,梁永斌是一个异数,他直言那些打哈哈的公关场合让他不太舒服,如果只是去做一个花瓶,拍个照片,说些无关痛痒的话,他便拒绝参加。

在家的日子,梁永斌尽力生活得精致。他坚持自己做早餐,绝不假他人之手。梁式早餐的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五谷杂粮、干果、果仁、酸奶、水果和两块烤面包。

大事频发的2008年,梁永斌说自己的关键词是“安逸”。在这一个动荡的年份里,常规的工作节奏被打乱后,梁永斌反而获得了更多暇余。在大地震发生后,他少接工作,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奥运期间,他也减少了工作,专注看赛事。金融海啸后,活动少了,他有更多时间呆在家里。安逸就是在这些点滴中淘出来的。

 

我的黑胶时代  

“我的黑胶时代”开播那天, 200341,愚人节,也是张国荣自杀的日子,一个黑胶时代的巨星陨落,因为那与节目之间隐隐的关联,梁永斌对这个悲喜交加的日子记得特别清楚。

在告别电台7年之后,梁永斌重新归来,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梁永斌家里至少收藏有几千张黑胶唱片,这个节目与他的唱片收藏癖好有关。这个节目还让他体验了SOHO一族工作的乐趣。节目录制是在北京或广州的家里完成的。有时在北京的家里,窗外银装素裹,有暖气的屋里却可以只穿短袖或单衣,梁永斌说,自己说着粤语,向同样身在寒冬里的广州人报告北方的冬天,描述自己在家里的情态,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在梁永斌的记忆里,他的黑胶收藏是从对粤语歌的认识开始的,所以他坚持用粤语来做这个节目。有上海、浙江的电台邀他做一档同样的普通话节目,梁永斌不想做,他觉得这其中有一种粤语文化,他是听着粤语唱片长大的,对它的感觉只能用粤语去表达才准确,所以梁永斌宁缺毋滥,一直坚持只用粤语做节目。

 

典型双鱼男   

梁永斌说自己容易优柔寡断,朋友们说梁永斌是典型的双鱼座,一直陪伴他的经纪人则旁观者清地说,其实梁永斌要比他自己想象的坚定得多,只要他认定了方向。

2002年,一直在凤凰卫视主持音乐节目的梁永斌发现电视台正在转型,娱乐节目的空间将越来越小,而当时内地的娱乐节目正处在上升期,梁永斌跟几家电视台有过合作,不知听谁说内地特别缺像他这样的男主持,让他觉得内地大有可为,便辞了职,往北京去。为了不让自己有退路,梁永斌北上的时候,把所有东西,唱片、书、家具、衣物甚至小车等全部运走了。

梁永斌到了北京后才发现,自己错误估计了形势,而曾经供职凤凰卫视的经历让他在别人眼中是一位“境外”主持人,需要洗底(清除旧有印象)才能让观众认识,也才能有固定的合作机会。最困窘的时候,梁永斌手上没有节目,没工开,心情跌到谷底,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入错行了,怀疑自己的运气,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一切。2003年末他对自己说再等一年,如果还是什么事都没发生,就回去。在设定的等待期限快到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机会就来了。极度饥饿后是极度的饕餮,梁永斌那时最多手上有七个节目,就是怕自己闲下来,“那是一个透支的年代”,现在回想起来,他叹息道,“那是不对的”。

  经历过这样的高低起伏后,现在的梁永斌更随性了,不爱计划,容易满足,不过分强求什么,因为他知道人生其实是无法计划的,尤其是主持人这种被动的角色,活在当下,安于现状就好,这样无论走到哪一步,好和不好都是自己的。现在他不再像过去那样不辨好恶地接工作,只做自己喜欢的,除了工作,今年他还会参加广州一帮朋友探访孤儿院的活动,而且过年的时候不接工作,都要回广州与家人一起过节。有人说他胆子不小,总是游走在北京和广州之间,因为在这个现实的圈子里,离开北京就意味着放弃了很多工作的机会,朋友们则笑他像一个小富即安的小地主,梁永斌笑着说,这样挺好,因为事业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他要享受自己的生活。此时他是一个典型的双鱼男。  

 

小富即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她的2008
后一篇:达人问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