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晚投宿于华山脚下的“华山客栈”,只见客栈布置得古色古香,大堂正中央硕大一个“侠”字隐隐流露着一股侠义骨风。过道上的一幅幅国画描绘的尽是金庸书里的武侠故事,最绝的是餐厅的背景音乐并非了莱德曼肯尼基之流,而是一首接一首的武侠电视剧主题曲,于是在“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处比天高”的豪情中吃着我们的肉夹馍哨子面,忽然想到与之相应的武侠典故就发生在身后的这座大山上,仿佛一下子融入其中自己就是那赶赴英雄大会的江湖义士,这正是:金戈铁马江湖梦,处处江湖处处家。相当有趣。
一夜无话,天明。
吃过早饭,旅游车刚进山门,华山直接用毫无过度毫不回避直截了当的方式直闯视野。我们来到华山索道,不到十分钟就能把我们载到北峰,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秦岭山脉的雄伟奇巧已经把我们镇住了,悬崖峭壁如斧劈刀削直耸天穹,险峻无比非鬼斧神工而不能,上亿年的地貌变化让一座座山峰成为了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硬汉子,铮铮铁骨伟岸挺拔豪情冲天!如果山有性别的话,属于秦岭山脉一分子的华山绝对是雄性的代言者。在惊叹声中下了缆车,华山五峰中最矮的北峰就在面前了。我这个不折不扣的金庸迷当然直奔03年金庸先生的“华山论剑”处寻觅那份潇洒的侠气了,拔剑起舞,我就是那侠骨柔肠的江湖大侠士。
游过北峰,不胜体力者唯有远眺其他几座山峰就此权当游过华山,他们放弃了品读华山奇险的机会,因为竖在面前的苍龙岭那份险峻的确让人产生一丝敬畏,墨绿色的山脊就像横卧在两山之间的苍龙,难怪当年大文豪韩愈被困于这万丈险壑的崇山峻岭之中吓得大哭不已,当然,那时的古道只不过是人工琢出来的一个接一个的小石坑而已,和今天有护栏有铁链作支援的山道是远远不能相提并论的,孤独置身于这苍茫高山之中,脚下是万丈深渊,生命显得那么渺小无助,一个慌乱的脚步,生命随时就画上句号。以前老在喊人定胜天,那只不过是人类的自我高潮,在亿万年前已矗立天地间的崇山峻岭面前,区区百年的人生着实不算什么东西。
如果说登峨嵋和武当是对佛和神的一种顶膜礼拜的话,登华山,就是对大自然最虔诚的一次朝圣。
一步一个脚印,我们爬过了苍龙岭,越过金锁关,先登东峰再登南峰然后经过中峰复沿金锁关下山,一路艰辛一路爬,一路美好风光尽收眼底,再一次验证“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一道理,沟壑交错纹理清晰植被葱茏的山体一次又一次引发我们的惊叹。没上西峰,留点遗憾让下次再有登华山的理由,宝莲灯的传说只能暂时还是耳熟能详吧。
在整个登山过程中,穿插在游客里有一群送货上山的挑夫,他们每天天没亮就从山脚背着上百斤的物品摸黑登山,十个小时的漫长路途只为换取几十块的生活费。我们两手空空尚且举步维艰,而他们呢?日复日年复年,自古华山的那一条路就是他们人生的路,华山的每一块石头都沾满着他们艰辛的汗水,漫漫雄关,对于我们只是闲暇生活的一次刺激体验,却是他们养家糊口的唯一生计。可幸的是挑夫们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背负沉重但没有压垮对美好的向往,幽谷深处阵阵清脆笛声和嘹亮秦腔,就是挑夫们短暂休歇的调节方式,娱人娱己,与其说这是苦中作乐,我更愿意解读为乐天知命,山风中时隐时现的音韵让峻美的华山平添了一份温情。
长空栈道乃华山三险之一,栈道开凿在南峰腰间,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由于栈道险峻,故当地人有“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之说。本想体验一把长空栈道让人魂飞魄散的经历,可几个同行的胆小鬼怕担责任死活相劝不让冒险,只好遥指那几块摇摇欲坠的木板留影后作罢,我又少了一次“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