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fan屎已成粉丝

(2006-09-05 15:13:30)

“粉丝”一词来自英文fans的译音,在演艺圈混,没有粉丝为你摇旗呐喊,你只能低唱:寂寞的人是可耻的。君不见某“好男儿”半只脚都没踏进演艺圈,才在电视里露面两个月,一下飞机,哇塞,四五百个狂热粉丝早就携带鲜花`横幅`狂叫`热泪等等在到达厅欢腾了。害得我等在江湖混迹十数载的老前辈汗颜不已,上百次在机场进出,除了主办方的例行接机,哪有什么粉丝,连头发丝都没半条!似是白活。

纯属玩笑罢了,我不会妒忌,此等场面我也曾经历过,只不过是在遥远的上个世纪,说起来往事已经如烟了。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演艺事业蓬勃的广东地区催生了国内第一批专业的fans,尽管fans在这被戏称为“fan屎”,字面上看有点不雅,但并不影响他们对偶像义无反顾的支持。那年头我还是广州电台一介小主持,就凭着胸前一个“勇”字闯荡江湖,竟然赢来不少的追捧者,老中青一网打尽,大中小学生`写字楼白领`工厂打工仔`出租车司机`退休工人……范围之广仿佛有电波的地方就有我的支持者,每天中午放学,电台门口肯定聚着一群学生,十有八九是为了见一见我这个在收音机里“好搞笑”的大哥哥。到周日,在西湖路的广百假日直播室外围更是人山人海,除了学生妹,还多了不用加班的打工一族,千纸鹤`幸运星是我收得最多的礼物。每天工作完毕我必定是一手拿头盔一手搂着一大包信件,没有特别活动的日子每天一两百封来信是正常的,搞个啥有奖问答游戏之类就不得了,得扛着一麻袋信回家慢慢拆它个三天三夜。94年开春,意气风发的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主持人听迷会——斌纷会,“斌纷会”有会徽`会旗`会服`会歌,还有专职会长,注册在案的会员达五千多人,因为有商家赞助,会员只需交纳极少的费用就能有一整套会服帽子手表,生日还能收到我签名的贺卡,每个月都有分组聚会活动……现在想起也觉得不可思议。当年广州电台电波的覆盖范围仅仅是广州市区以及周边珠三角几个小城镇,但“fan屎”之多媲美港台明星。说实话,那阵子毕竟入世未深,对一些表面的繁荣挺在意的,比如在一个晚会上,别的歌手得到的献花比我多,就在乎,我的会员更介意,于是下回几乎是抬着个大花篮上台,虚荣得可以。

这就是成长的过程。也许那年头我把“主持人”当成明星了,而现在,我只把“主持人”当成我的职业,我跟演艺圈,关系有点疏离,因为我坚信无欲则钢,超然物外才能内心坦然。

所以现在的我不在意身后到底有多少粉丝在为我呼喊,我宁愿因为我的努力而多出许多认知我懂我的朋友,尤其在“大声呐喊50泪流满面100”的职业收费“粉丝”充斥的今天,真心地摇旗鼓励远胜于盲目的跺脚呱噪。

新一代“斌纷会”去年已经在我的大本营广州重张旗鼓,这次我没介入,都是一大群有心的朋友在操持,他们有自己的Q群:10123019,而我不知Q为何物,故从未在那现过身,但并不影响我们的沟通和了解。

前两天在江阴我特意“预约”了几位江阴附近的新一代“斌纷会”会员见面,他们都是在Q群里常常聊天的好朋友,却素未谋面。广州的会员们挺有心思的,托我给几位远方的朋友捎上来自广州朋友的问候——广州音字典(学好广州话以便听得懂我在电台的粤语节目)`桂圆干`老婆饼(广东特产),物轻情意重。斌迷们像来自同一个大家庭,相亲相爱情意互暖,这样就很好。

 

                                                                              2006.9.4  广州)

 

  当fan屎已成粉丝

当fan屎已成粉丝

 

当fan屎已成粉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