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的焦虑与快感
(2014-07-09 15:55:17)
标签:
体育焦虑快感世界杯足球 |
世界杯的焦虑与快感
张颐武
今年在巴西的世界杯又是一个全世界的狂欢节。球迷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个跨文化的现象,比如说中国没有球队参赛,但中国仍旧有无数球迷看世界杯。而且,球迷的组成也越来越多元,他不一定就是非常专业的,可能并不懂战术、技术之类的东西,甚至也可以连规则都不太懂,也会喜欢看球。
足球是一种集体运动,那种现场的集体氛围会感染人,给人带来快感。同时,由于大众传播的放大,使得世界杯成为了这一时间最大的公共话题,一个人不看球,就好像被孤立了,甚至都和别人搭不上话。还有一种则是把世界杯当成一个秀场,借此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等。
球迷的组成不同,表现也各有不同。如果按照民族国家来说,整体的表现往往和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日常的训练、礼仪,以及在平常生活中的状态有关,比如说南美的球迷,就比较狂放,日本的相对更守规矩。如果分人群不同,一部分人对足球很迷恋,因此可能因为自己喜欢的球队的输赢而欢呼和悲伤,甚至也可能仅仅因为一个精彩的进球而激动不已。另外也会有并不是特别迷恋足球的,他可能仅仅是借足球来浇自己的块垒,喜怒哀乐源自本身,足球只是诱发而已。
所以说,足球这个运动,看似没什么特别的意义,但正是因为现代商业和传媒的运作,使它成为了当前最重要的全球事件,也给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寄托自己的机会,每个人有拿足球说事儿的空间。有人把足球当做放松自我的游戏,有人把足球当做获得民族荣誉的机会,等等,这都正常。实际上,任何体育运动,都和国家、民族的荣誉有关,最简单的例子是,不论什么人,自己国家赢了,总会很高兴。这是正常的心理,人以群分,有群体,就必然会有认同感,没有认同感,体育肯定会失去很多魅力。巴西输给德国输得很惨,使得公众都难以接受。当然对巴西来说,足球是国家的象征性的符号,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运动。但其实,对于新兴国家来说,体育的兴旺常是证明其发展进步的标志,巴西这些年经济成长不错,所以这方面的焦虑也很深。但另一方面,又不必太多较真,游戏的心态也很重要,把体育看作是一个游戏,自己国家赢了固然高兴,没赢也没什么,没必要把荣辱全都放在一场比赛上。认同感固然重要,但游戏也很快乐。
看似22个人在场上跑来跑去,但是由此带动的是上下游一整条产业链的动作。而在这个产业链中获得利益的多少,则和比赛成绩有关。不仅世界杯,在其他领域也有类似的表现,比如网球,在国内原本网球球迷也没有多少,但是有了一个李娜,看网球的人就多了。
现在看来,整个亚洲的足球,都有点儿进入迷魂阵的状况,市场不好的时候,成绩不好,市场好的时候,成绩依然不好。究竟应该怎么提高成绩,症结在哪里?弄不清楚,情况远比想象的复杂,越是焦虑,就越是无解。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要分得世界杯这块大蛋糕,关键是要进入高手俱乐部,总是在下游混,甚至在外围混,只能闻闻香味。当然也有利益,比如商家、转播的媒体等可以借世界杯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比起直接分蛋糕来,就差远了。对中国来说,亦是如此,只有进入到那个圈子,才能真正分得这块蛋糕,同时也才能真正推动国内资源向足球集中,进一步制造更多的利益。也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快感和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