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2011-10-03 20:17:05)
标签:
城市文化创意过去记忆想象三四线重复前瞻脱颖而出模仿杂谈 |
寻找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张颐武
最近到了几个发展很快的县级市,这些地方都已经意识到文化对于小城市发展的引领的作用,意识到城市本身的活力和永续发展最终还是依赖文化的发展。文化既是提升本地人民的幸福感的关键的要素,也是寻求新的发展、突破现实的产业升级瓶颈的必由之路。这些都是地方政府和当地的一般公众已经意识到的。这些城市几乎也都希望通过文化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品味,解决城市的问题。于是乎重视文化,愿意在文化方面投入,已经成为各地的几乎一致的共识。今天中国城市运营者和普通公众的认识早就不是当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水平了。大家都对于文化创意的发展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知道不能急功近利,也知道文化在社会的整体发展中的重要的作用。人们也都了解要在今天的“全球化”和中国三四线城市开始急速发展的“全国化”的进程之中抢占先机,就不得不高度关切和重视文化发展。中国的大都市已经发展得相当充分,而三四线城市还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性,这些都需要在文化特色和地方性方面有所建树。
但这些城市的文化发展却也面临诸多问题。首先,空间千人一面,机械复制,城市建设重复、单调、乏味,建筑和生活缺少特色。其次,文化传承难以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没有自身的生长点和集聚点。历史悠久却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特色,文化深厚却难以整合。如过去的文化遗址的修复,文化地点的开掘都非常重要,但却仍然堕入到处都是相似的文化风格的困境之中。再次,过度追随超级都市,缺少对城市的自我认同和独特性格的真正的理解和体味,有时强调地方性却过多地进行复杂和深奥表述,外人难以理解。如有些地方的名人,已经很有名,但对于外来者来说还是相当生疏和隔膜。这些都造成了文化产业可复制,大家相互模仿;可替代,相互重合。到每处的景观、物产、庙宇、
由此看来,如何找到一个焦点,如何确立一个重点,如何打造一个品牌,如何创出一个境界,实现城市价值的全面提升就是格外现实的挑战。这需要的首先是对于自己的城市的定位的精确的理解,对于城市的最具象征意义的方面的精确的把握。小城市不像超级大都市,可以包罗万象,气象万千,什么都在里面尽情展现自身。小城市惟其小,就装不下太多的东西,往往外地人也难以了解,一定要有将自己的文化的最重要的关键的精华展现给人的力量。否则就不会让自己的城市在众多的三四线城市中脱颖而出。现在的千人一面往往不再是可以模仿的结果,而是不会寻找特色的结果。你有一个当年的进士,我又一个过去的名家;你有一个庙历史长,我有一个道观
年代久。但这些都不容易形成印象和品牌,难以产生拉动的效应。其次,文化积淀的发掘和创意结合是必由之路。积淀来自历史,创意着眼未来;文化回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