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麦家是传统作家中最会炒作的一个

(2010-08-08 12:21:41)
标签:

杂谈

由《暗算》到《风声》再到《风语》,麦家牢牢地捏着手里的遥控期,他说什么时候让媒体爆发,媒体就什么时候爆发。《风声》还未出时,麦家已被炒得像蒸锅水,四下冒着热气,等到《风声》刚一面市,麦家两个字,就占满了各地媒体的主页。

传统作家要不要炒作,这没个准。眼下的时代离了炒作的确不行,每年长篇小说几千本,丰收的包谷一样码在书店这个大仓里,读者会乱了眼,纵是你名气再大,也难保你的这一本不被淹没。麦家没,从《暗算》开始,他的书写一本火一本,没写甚至比别人写了还火,之前就曾曝出,有出版商以五百万的天价在抢这部书稿,随后围绕着五百万,媒体打了一段时间的口水仗,麦加也站出来辟谣,说没这回事,出版商不是傻瓜。

这个时代到底谁才是傻瓜?当我们遭遇张吾本遭遇郭德刚后,答案似乎能清晰一点了,但是傻瓜不只是傻一次,只要有人追捧,有媒体跟进,就会有大把大把的票子流进个别人的口袋。从韩寒到郭敬明,从中里巴人到张吾本,从《狼图腾》到《藏地密码》,中国图书业比拼的不再是作家的水准,而是作家背后那个庞大团队的炒作精神。当然,我不怀疑麦家,就跟我从不怀疑韩寒跟小四一样,因为怀疑是没用的,市场只认结果。

但我怀疑这种炒作的方式能持续多久?巨大的投资加上精心算计是否本本都能换来预期效益?

不断地有出版商说,赔大了,赔惨了,赔得找不到自己的钱袋子了。

山一样码在书店的书,此起彼伏的助攻声喊叫声,图书市场远比菜市场热闹。还有像赶场子一样不停地飞来飞去四处签售的促销活动。

在中国,怕是再也没有哪本书能静悄悄地一卖十几年,更没有哪个作家能凭着自己的名字就纵横文坛,独领风骚了,一切都在喧嚣中。每一部热销书的背后,都藏着一个既古怪又荒诞的炒作故事,只是读者不知道罢了。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当年我以为不是炒作,后来发现自己错了。更有余华的《兄弟》,连这些人都被市场推到了这份上,其他人你还等什么?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被别人炒的,媒体不是俺家的,能发动起媒体鼓噪的人,本身就是人物,人物炒一本书,当然比其他人热闹。

炒吧。炒到将来某一天,大家都学张吾本,那样,图书市场就安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