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杂谈 |
“红头文件”充当欠条玷污了谁?
许开祯
200多名农民工在政府搞的开发工程中干活,五年时间被拖欠工资100余万元,春节前他们为讨薪守候十天十夜,薪没讨着,却讨得一封红头文件。这种荒唐事居然就发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据2月2日《三秦都市报》报道,安康市旬阳县国土资源局面对寒冬腊月在门口讨薪的民工,为表自己的“诚信”与责任,居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庄严地向身无分文回不了家的民工承诺:“县政府资金到位后,我局及时通知你们,由你们与施工单位来我局当面算清帐,以施工单位提供的拖欠名单和数额为依据,所欠民工工资由我局现场向你们兑付。”更有意思的是,该局还在红头文件上特别标注:“此承诺等同欠条。”
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向农民工打欠条,这在国内算是首创,想必国外也绝无这样的“创举”。旬阳县国土资源局的创意不仅大胆而且令人叫绝!第一绝:红头文件是国家和政府权力的象征,在老百姓眼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更有着庄严和神圣的“威力”。以红头文件的方式向农民工打欠条,充分表达了旬阳县官员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一事实的“重视”,其重视程度与重视高度都达到了史上“绝无仅有”。第二绝:在多数“以权代法”和“以政越法”的“公仆”眼里,红头文件既是信誉与承诺的保证,也是迫你就范的“武器”,我以红头文件的方式向你做出保证,你还不回去,赖在这儿做什么?殊不知,旬阳县国土资源局利用红头文件这种至高无上而又是政府独有的“权力”在向农民工做出承诺的同时,既粗暴地践踏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把政府“恶搞”了一把。
践踏农民工合法权益不用多讲,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并不因债主是政府,就享有赖债的权力,更不因工程是政府开发的,就可以让农民工的讨薪之梦变得遥遥无期。“恶搞”却让人有点理解不了,旬阳官员不可能不知道红头文件的严肃性,以红头文件打欠条,玷污的不只是红头文件的严肃性,更有政府的公信力和诚信力,当然损害最重的,还是政府的形象。当政府面对向它讨薪的农民工,使出这样的杀手锏时,我们同情的,怕就不是那些白替政府干了五年活的可怜的农民工,而是在100多万工资面前束手无策的政府了。
在中央三令五申绝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今天,在中央明确规定不得向农民打白条的今天,旬阳官员向农民不打“白条”,改打“红条”,这样的闹剧,不只是对政府公权的玷污,更是对法制社会良性秩序的野蛮践踏。相信,这样的红头文件,在百姓眼里是没有一丝“约束力”的。其实,所有与法律、法规,社会公俗良序相抵触的“红头文件”,在老百姓眼里都是“不值钱”的。旬阳国土部门敢出这样“不值钱”的“红头文件”,除了对讨薪农民工的漠视外,主要还是政府部门太多行政行为太过随意更无约束制度。这种滥用红头文件的行为,比欠薪更可恶,对法制社会和谐社会也更具破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