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现实的问题是,传统作家正被读者远距离地甩开。点开网络看一看,如今各大网站推出的作家或者写手中,新面孔层出不穷,人气指数一波惊过一波。尽管传统作家们也纷纷掀开自己的盖头,羞答答往网络里蹭,试图在这新的世界里捞一把。可惜,太多的人不买帐。大众的兴趣或味口被涌起的网络作家或写手们拽牢了,再也不肯给传统作家一点面子。不信,你点开那些大家的连载作品看看,人气萧条得令人发冷。大名鼎鼎的短篇小说大王,在网上推出自己的作品《刘庆邦的女儿国》,居然没有读者肯留下一个字。
文学在更远的距离上朝传统作家发难,一方面是自以为是的苦心经营,一方面是千呼万唤唤不来的响应。文学的这种反传统走向,已让太多的传统作家沮丧,甚至绝望。
文学到底怎么了?自从冒出个韩寒,自从捧出个郭敬明,阅读世界被彻底颠覆了。文学的评判标准也随之被颠覆。传统作家大呼萧条的今天,网络写手们却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着他们的写作神话和发行神话,每月几十本上百本推出的网络写手的作品,一方面令萧条的文学市场以另一种形式繁华,另一方面,也让更多的读者困惑或茫然。
与之相关的第一个问题是,文学还要不要严肃?这让我想起前些日子火光四溅的韩白之争。文学到底是神圣的还是它原本就是个屁?答案显然难找,弄不好我也要招来一场骂。但,有一点却很明白,文学说到底带给大众的,首先是娱悦,这娱悦当然不是指文学跟网络游戏或超女一样只提供轻松,但它不能丢掉让大众休闲或娱乐的这一要素。阅读如果是件很费劲的事儿,我想没有谁会去做这种吃力活儿。这就给我们的传统作家提出一个难题,你是守着你的严肃不放,还是尽量别把自己装那么严肃?严肃是一个十分刻板的词,也是一个毫无文学意义的词,可惜它让我们的传统作家抱守了一辈子,仍顽固地舍不得扔开。在很大一部分传统作家里,文学的严肃还是带了说教这个命题的,把文学当成一件说教大众的工具,是一大批传统作家最致命的硬伤。弄到现在,他们写出的东西,硬梗梗的,让人捧起来便没有味口。如此被淘汰,你还有什么话说?
第二个命题:文学真的流俗了么?大量青春小说的流行或网络小说的风靡,让传统作家甚至批评家发出惊呼,文学俗了,俗得不成样子!俗这个字怎么解?俗这个字又有什么不好?俗的另一层指意便是能很快融入大众,能获得响应。而响应不正是我们一辈子追求的么?难道现在还有人傻到说我是为下一个世纪的人写作的么?那么你干嘛要急着把自己写的东西发表出来?这种自欺欺人的说辞我想该止了。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写给谁?
俗不可怕,怕得是你不会俗,俗也有俗的层次,俗的学问。别以为一提俗就是上不了台面的,就是那些乌七八糟的。我们可以容许青春作家火,也应该以宽阔的胸怀去接纳他们,别动不动就说,圈子是我们的,他们还不能称之为作家。当他们随着阅历的增长,随着人生经验的增多,他们自然会修正自己的创作态度,自然会用更成熟的心态对待写作这门活儿。当然,他们也可能跟某些人设想的那样,完全地变得跟文学无关。这又能怎样呢?任何一个行当,都存在大浪淘沙,都存在适者生存。谁最适合做什么,谁最终能做成什么,他自己比谁都清楚,用不着我们指手划脚。
还是回到命题上,传统作家到底该不该媚俗?
我想,媚可以不要,但俗,还是得要,而且你必须得俗。
只是这俗,你得把握好尺度,把握好分寸,要不然,你连写手这两个字也不配。
不是谁逼着你俗,也不是市场逼着你为娼,本来,文学就是先有俗而又雅。大俗才能换来大雅,大雅其实就是大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