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赶回去和同学聚会,我坐上了回家的班车。当车子驶过高速路收费站闸口时,车子停了下来,可司机并没有直接交费,却是与收费站工作人员因为一件事纠缠了起来。通过司机的话,我明白发生了什么。
“兄弟,上午刚刚那趟我过来时,交了费,你找给了我一张20元的假票子。”
“我拿了一张100元的,你找给我四张20元的,还有一张5元的。你应该有印象。”
“你不信,我给你找出那张票来。”
“我们天天从这里经过,难道还会为了这20元来骗你呀。”
“兄弟,你这样说就不对了,我怎么单单找你,不去找别人说呢?”
“这样,你也不要给我票了,我交5元钱,你让我过去就行。”
“你就不用管了撒,那边出口我自己有办法就是。”
“现在不说清楚,以后就更说不清楚了。”
“你总不能让我一个人背时吧?”
其实,如果司机没有主动提出假票子的事,而是直接用那张假票子交费,工作人员未必能认出其真假来。而正因为司机没有那样做,所以,即使他占用了整车乘客的时间来处理这件事,我却仍能理解他。
班车已经停在闸口有近二十分钟了,后面排了长长的等待交费过闸的车,但司机和那位工作人员仍未能达成共识。车上很多乘客开始嚷嚷着数落司机的不是,还有的男乘客甚至开始骂人。
此情此景之下,我想起了曾在书上看到过的那个真实的故事。
一辆长途客车在盘山公路上出了车祸,唯一的幸存者是一位老人,让人费解的是,老人是亲眼看着车子翻下了山崖。当记者们采访老人时,老人哽咽地讲起了当时的情形。
当时天渐渐黑了,因为途中维修车辆耽误了很长时间,原本能在傍晚到达终点的客车,仍在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车上的十几位乘客中,不知是谁开了个头,大家开始纷纷向司机发起了牢骚。驾车的司机是位中年男人,一路上很少言语,对大家的责怪也不作任何回应。
老人看不下去了,就说了几句:“大家也都别怪这位师傅了,车子出点故障也不能都怪他呀。刚刚还多亏了他,修车技术好,不然咱这车还坏在那山里头。人家长时间开车也辛苦,大家都少说几句吧。”
老人的话起了些作用,大家没有再埋怨。但不一会,一两位年轻人对司机冷淡的表情和态度无法容忍,再次发起了声讨,甚至骂起了粗话。
这时,客车突然紧急刹车,司机腾地站起,对老人讲:“你下去。”
车上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莫名其妙地看着司机,再望向老人。老人看着司机,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而司机又重复一次:“你下车去,拿着你的东西现在马上下车!”
乘客们纷纷指责司机的作法,但司机的表情非常坚定,看上去还那么凶狠,老人没有多说什么,眼里噙着泪水,默默地下了车。老人看着车门咣地一声关上,司机坐上了驾驶座,发动了车,客车就从老人身边嗖地开过,但突然,老人看到,飞速的客车就在他前方不远的转弯处,直接冲下了悬崖!
人们明白了,司机赶老人下车,其实是因为车上的乘客中,只有这位老人体谅了他,站出来替他说话,所以在他决定要将车冲向悬崖之前,他用他的方式报答了老人。
一下子想到了这个故事,我不由得也有些害怕起来,生怕车上乘客也会激怒我们班车上的这“中年男司机”。
正当我准备也要说点什么、做点什么时,一位年长的男士从我身边走过,他来到司机身旁,透过车窗玻璃帮司机跟收费站工作人员讲起了道理。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那位“老人”!
都没注意到,他们说了些什么,但不一会,班车便开出了闸口,我们继续前行了。车上没有人再议论刚才发生的事,司机看上去也不像心情极度不好的样子,我紧张的心总算稍微平静了一些。
总算一路平安到达。
人们永远不可能知道下一刻将发生什么,谁都不能断言“一切尽在掌握”,所以,请我们:理解万岁!
加载中,请稍候......